自2021年“两集中”供地政策出台,供地拍地模式自此发生明显改变,由以往的零散供应变成集中的“放量供地”,房企拿地节奏也面临重新调整,同时,土地市场与房地产投资、买卖等多方面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续,拿地主角的悄然生变备受市场关注。
本专题针对目前“两集中”试点22城已完成土拍城市的地方城投企业拿地表现进行分析,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行业预期下行,销售端承压,民营企业在资金面上自顾不暇,拿地身影渐少,国央平成拿地主力,地方城投类企业拿地频次逐渐走高,但资金压力也随之而来,虽然城投企业拿地步伐并未减慢,但“豪气”度逐渐减弱。一、整体:城投拿地比重居高位,溢价率呈下滑态势
(一)年内城投拿地金额占比逐批次上升,至四批次创新高
从2021年以来各批次的集中土拍中城投类企业的表现来看,占比上升多出现在行业资金压力加剧或拍地竞争力度加大的阶段,在这期间,民营企业承压退位,地方城投类企业崭露头角,且凭借地方国资背景的资金优势,在土拍市场上站稳脚步。
在2021年第二批次土拍规则收紧下,多数民营企业未经受住考验,加之市场调控收紧,房企在融资端、销售端等面临多重压力,拿地热情减退,城投企业逐渐进入拿地主角行列,至2021年第三批次,城投企业拿地占比超4成,且创年内三批次占比新高。进入2022年,起初在楼市信贷端持续释放改善信号的带动下,品牌国央资企业热情居高,城投拿地金额占比短暂回落,随后在房企销售端持续承压,资金面未见好转下,国央企频繁拿地的底气也逐渐下降,为维持一定的土拍温度,避免过度流拍,城投企业再次加速入场,且逐渐开启托底模式,直至今年第四批次,城投企业拿地占比近半,且创去年以来7个批次的占比新高。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国土局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批次集中土拍城投类企业拿地金额占比49.14%,较去年第三轮41.1%的次高峰占比上升8.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今年第三批次集中土拍之前,城投企业拿地宗数、面积与拿地金额占比走势保持一致,不过,进入2022年第四批次,受第四批次整体供应体量偏低的影响,城投拿地规模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7批次集中土拍的高位,且占比超4成。
备注:2021全年及2022年前两批次数据统计包含22城;2022年第三批次数据仅统计济南、成都、南京、天津、广州、宁波、福州、苏州、深圳、武汉、上海、北京、合肥、青岛、杭州、厦门、无锡17个城市;2022年第四批次数据仅统计苏州、无锡2个城市,下同。
(二)城投拿地溢价率持续走低
城投平台连续多轮进入地方市场拿地,资金消耗较大,致使城投公司的资金压力随之上升,拿地溢价空间也逐步开启压缩局面。自去年第二批次以来,集中供地规则收紧,对房企资金考验加大,多数民营企业不堪重压,拿地身影明显减少,地方城投企业逐渐分担了部分土地布局,随之而来的便是,由于拿地频次上升,不少城投平台举债拿地,自身资金承压问题逐渐暴露,溢价空间自动收窄,至今年第四批实现全盘托底。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城投企业拿地溢价率自去年第二批次明显回落后,进入平稳下滑阶段,至今年第四批次,溢价率实现“二连降”,由第二批次的2.1%、第三批次的1.3%,连续降至第四批次零溢价。进一步展现出了房企资金压力并未好转,地方城投托底现象持续蔓延,行业资金承压下,拿地溢价率逐步走低。
二、城市:沈阳城投“托底”意愿深,深圳城投出手更“阔气”
(一)19城城投拿地金额占比超2021年,沈阳涨幅显著
从22城集中土拍城投企业拿地表现来看,沈阳、福州、济南、武汉以及苏州5城2022年至今城投拿地占比超半,尤其是沈阳,城投占比超8成,大幅领先其他城市,相反,同为东北地区的长春今年并无城投企业拿地,但土拍的成交动力也稍显不足,前2轮集中土拍共计仅成交4宗地块。与此同时,北京、重庆、杭州及长沙4城今年集中土拍中也有城投参与拿地,但占比相比偏低,均不足2成。整体来看,一线及部分新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热度较高,参与布局的拿地主体较为多样化,大型品牌房企对其市场持长期看好态度,占据主要份额,因此这类城市对于地方城投平台托底的需求并不强烈。
从22城今年集中土拍城投房企拿地金额占比与2021年变化来看,19城2022年城投拿地金额占比超2021年,其中,沈阳涨幅最为显著,今年城投拿地金额占比较去年上升80.84%,其次为天津,涨幅为43.95%。另外,长春、深圳、重庆3城2022年城投拿地金额占比低于2021年。多数城市城投拿地金额占比上升进一步展现出房企资金承压,地方城投担任起了稳市场、稳预期的重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地流拍现象,维持了土拍的温度。
(二)21城城投拿地溢价率低于2021年,深圳城投拿地底气足
从22城集中土拍城投企业拿地溢价情况来看,深圳今年集中土拍热度处于较高位,同时,城投企业拿地实力也不容小觑,以10.02%的溢价水平领先,合肥位居溢价率第二,今年至今集中土拍中城投拿地溢价率为8.39%。另外,无城投企业拿地的长春除外,有郑州、武汉、无锡、天津及沈阳5城今年城投拿地溢价率低于1%,其中,沈阳城投“托底”现象更为深入,城投房企掷资占比超8成,却“0”溢价收场。
从22城今年集中土拍城投房企拿地溢价率与2021年变化来看,仅有青岛1城今年城投企业拿地溢价水平高于去年,涨幅仅有0.57个百分点,其余21城均呈不同幅度的下滑态势。其中,重庆、厦门、杭州3城下滑幅度靠前,城投拿地溢价率较去年均下降超10个百分点。
三、地方城投平台拿地将迎规范化,发展或面临转型
今年以来,土拍市场拿地仍然是以国央平为主,大部分民企资金链仍承压,此时国央企以及地方城投平台托底拿地就成为重要趋势。但随着地方城投企业拿地愈加频繁,资金压力也正在加剧,因此优化当前城投举债拿地局面是迫切且必要的。财政部近期文件指出,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从短期来看,由于政策对市场的传导作用是循序渐进的,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同时,大部分民企在资金上仍然吃紧,国央企以及地方城投平台托底现象的扭转局势较为缓慢。从长期来看,房地产金融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民营企业融资端有所放宽,叠加财政部监管政策逐渐发酵,预计后续土拍中城投平台的身影将会逐渐减少,在除去城投平台的影响后,真实的土地成交情况也将会浮出水面。此外,城投公司也面临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