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落幕!为冲破美国封锁,他曾绕遍欧洲回国

杂谈   2022-11-11 15:10:14  

虽然回国之路曲折,

但一切都挡不住

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作者:隋坤

2022年11月8日,那位在新中国成立时,辗转欧美,与祖国“双向奔赴”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有祺走了。

当天13时34分,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103岁。

唐有祺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在他身上,那批海外留学生们的拳拳爱国心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凭着满腔热血与专业知识,他在我国晶体与结构化学领域立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1920年7月11日,上海市南汇县新场镇的泰山堂药店掌柜唐宗泰迎来了自己的儿子。

唐家是富庶之家,祖辈曾读书入仕,后来家道虽一度中落,但在唐宗泰一辈又迎来中兴。

对于降世的儿子,唐宗泰起名为唐有祺。这是一个充满希冀的名字,因为在字典中,“祺”字有吉祥之喻。

唐有祺童年在优渥的生活中度过。1925年,5岁的唐有祺入读新场小学。6年后,他离开新场,来到南汇县读初中。

这一次离开,他不仅仅是离开了父母的照拂,更离开了平静的生活。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硝烟弥漫。

一年后,就在唐有祺身边,淞沪会战打响。

幸运的是,尽管世道不平,还是有一批爱国志士坚持办学。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具有国际视野、至今仍是上海顶尖中学的上海中学在战火中留存下来。

1934年,唐有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中学,成为班级最小的学生。

上海中学的办学理念十分先进,校风开明。校方经常邀请知名人士、大学教授开设讲座,内容包括国内政治、国际局势、科学知识、艺术讨论……

唐有祺在这里开拓了视野,对政治问题有了初步理解。这为他日后突破美国封锁,辗转回到新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中毕业时,他的成绩优异,剑指清华,但意外发生了。

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临时取消了上海的招生考试,唐有祺转而报了同济大学化学系。

后来的同济大学在战火中流离失所,辗转浙江金华、江西赣州、云南昆明、四川宜宾等地。唐有祺一路跟随,历尽磨难。

1942年,唐有祺大学毕业。他想用一身学识为国家做贡献。当得知国家急需做电机和变压器的电磁性矽钢片,却无法生产、不能进口时,他决心致力于矽钢片的国产化工作。

当时该工业的领先技术在德国,在大学里接触过德语的唐有祺从德文资料中发现,高纯度的电解铁片具有优异的电磁性能,可替代当时奇缺的矽钢片!

1943年10月,唐有祺与人合营了一个试验厂——重庆钟声电化冶炼厂,专门从事高纯度电解铁片研究。为此,他甚至放弃了读研的机会。

好在老天始终眷顾努力的人。1943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组织了一次选拔赴美进修人才的考试,唐有祺获得了化工专业唯一的一个留学名额。

一开始,唐有祺仍醉心于高纯度电解铁片研究,想放弃去美国的机会。但后来他意识到,关于物质的结构及其性能的关系,将是化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前景的领域。若想深造,去美国学习是绝佳机会。

1946年8月,唐有祺从上海登上“梅格斯将军”号轮船,直航旧金山,同船的还有华罗庚、唐敖庆等人。它满载着饱经战火洗礼的生命,也满载着中国科学未来的希望。

到达美国后,唐有祺马不停蹄地去找了一个人。

此人正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卡尔·鲍林。当时,鲍林正在化学界掀起一场风暴,研究方向也是唐有祺最感兴趣的。所以,唐有祺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拜师。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两人见面后,鲍林被唐有祺扎实的物理和化学功底打动,两人顺利成为师生关系。

唐有祺主攻X射线晶体学和化学键本质,旁及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最后不但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课程考试,还在研究工作中表现出卓越的能力。

唐有祺在鲍林门下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并成为了国际上首批接触蛋白质晶体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少数学者之一。这为他后来在中国倡导化学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各行各业人才。1950年1月27日,中国科协向海外留学生发出召唤。

唐有祺决定响应号召,中断进展顺利的蛋白质晶体研究,尽早回国。这个决定让鲍林感到惋惜,因为他认为“唐有机会登临科学的最高峰”。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也在阻拦中国留学生回国。

1950年10月,美国司法移民局甚至发布了“禁止中国留学生出境之命令”,鲍林也在苦苦挽留,但家国在胸的唐有祺去意已决。

尽管万般不舍,惜才的鲍林还是伸出了援手。1951年7月,鲍林利用在瑞典的会议,帮唐有祺获得了前往瑞典的签证。

当时从美国去瑞典对唐有祺来说是个绝佳机会,因为没有直达飞机,需要乘船绕道欧洲,途经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而在英国,他能申请去往香港的签证,然后就可以“迂回回国”。

虽然回国之路曲折,但一切都挡不住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1951年5月初,唐有祺离开加州理工学院所在的帕萨迪纳,带着装着几箱子书的行李登上横渡大西洋的客轮,离开纽约,并把行李交给船舶公司,托运到欧洲。

抵达英国后,意外还是发生了。英国政府以唐有祺“拿的是民国护照”为由,拒绝给他签证。

此时,唐有祺忽然想起哥哥与时任瑞典大使耿飚有过来往,于是通过哥哥联系了耿飚。耿飚听说此事后,立马为唐有祺申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邮寄到伦敦。终于,英国政府同意给唐有祺发放香港签证了。

但因为唐有祺在伦敦时间有限,等不到寄来的护照,英国政府同意了折中办法:让唐有祺从法国的英国大使馆领取签证,然后从巴黎乘船到香港。

唐有祺参加完瑞典的会议后,直奔巴黎,然后踏上回国路,但此时意外又发生了。当他准备离开瑞典去法国时,因为美国干预,法国竟拒绝他入境。

唐有祺据理力争,说:“你不让我回去,我就留在瑞典!”最后,在瑞典外交部的施压下,法国终于同意他入境。

至此,唐有祺扫除了回国之旅的最后一块障碍。同一时期,他未来的妻子张丽珠也在国外经历了“艰难回国路”。

1951年8月,唐有祺终于回到阔别5年的上海。同年,他与张丽珠经人介绍相识,并于次年结婚。日后,张丽珠成为我国医学传奇,被称为“中国试管婴儿之母”。

当时中国急缺结构化学人才,唐有祺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建设。

回国后,他先在清华大学任教,开设了中国第一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课。1952年,随着全国院系调整,他来到北京大学化学系。

如今,在北京大学官网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唐有祺痛惜我国晶体学和结构化学几乎空白的现状,几乎是在和时间赛跑来为新中国的晶体化学奠基。没有教材,他自己编写讲义,根据课堂反馈不断修改、增订;不仅在北京大学开课系统培养学生,还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师资培训班,推动晶体化学在全国综合大学的普及。”

1955年,唐有祺到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筹组结构化学研究工作,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力量联合起来,建成了新中国首个X射线结构测定实验室,开启了中国的结构化学研究,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结构化学人才。

此后,他帮助我国在结构化学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1964年,出版《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奠基中国化学的纵深发展;1968年,整理完成《对称性原理》上、下两部讲义,被日本高分子学界推荐为重要化学参考书;1973年,完成《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一书,首次介绍宏观动力学与反应器原理的精髓……

1993年,时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唐有祺向国家领导陈言:“尽快造就新一代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当引起重视。”

在他的推动和相关领导的重视下,1995年,国家出台了“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全国53所高校的77名年轻专家被列入“计划”。他们当中许多人日后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在他的传奇一生中,不仅开创了我国晶体化学研究,还在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等多个重要体系的结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他提出了自发单层分散理论,与合作者一起开展长期系统研究,揭示的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对高效催化剂、吸附剂等功能体系的研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可以说,他创建的分子工程学学科,推动了我国化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

如今,唐老仙逝,但给祖国留下的宝贵科学遗产仍在发光发热。他的爱国情怀及攻坚克难的精神,更是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

唐老,一路走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美国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新闻 民生 教育 旅游 交通 购物 潮流 美食 汽车 家居 房产 财经 结婚 亲子 健康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