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表扬,对现在的孩子好像并不稀罕。真正稀罕的其实是,不带预设的、设身处地去看见孩子,站到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和共情孩子。
01
朋友小J是家里的老二。上面还有个姐姐。父母是做小生意的,时不时就需要姐妹俩帮忙干点活。
小J小时候是个很机敏的小孩儿,观察力强,很容易能发现父母在哪个地方需要帮助,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眼里有活儿”。
为此,妈妈经常在外人面前夸她:我家老二,勤快!
一开始这个表扬,让小J孩挺受用的。可后来就变味了。
每回家里生意上的事,需要孩子帮忙的话,妈妈就习惯性地喊小J。
每次妈妈希望姐姐也一起帮忙做点啥事儿,就会拿小J做榜样,说,“你看你妹妹,blablabla,你怎么不学学,blablabla……”
有一天,妈妈再一次夸小J“勤快”的时候,小J突然毫无征兆地怒了。
她一边哭喊,一边嘴里念叨:我不要勤快,我不要勤快……
那之后的好多年,小J都对妈妈的那句“我家老二,勤快”耿耿于怀。直到成年后才算释怀。
小J到底在介意什么?
- 因为妈妈的表扬不是表扬,更像是一种利用。
- 每次妈妈批评姐姐的时候,小J都会像工具一样被拉出来,因此,她很愤怒。
- 小J被妈妈委以重任,被期待干更多的活儿,小J不堪重负。
为此,小J开始对妈妈的表扬表示警觉。
当被表扬时,她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妈妈是不是又要让我干活了?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叫表扬创伤。
表扬何时会导致创伤?
当我们的表扬不是真诚地、客观地肯定孩子,而是出自我们自己的欲望、自身的需要去表扬孩子的时候,就会导致孩子受伤。
而表扬创伤多半会导致两种结果:
一种是孩子害怕被表扬,变得有逃避倾向,因为表扬让他们不堪重负。就像我的朋友小J的经历一样。
表扬创伤还会有另外一种结果,那就是孩子对表扬上瘾。比如下面我们要讲到的例子。
02
有个妈妈很发愁地问我:
女儿10岁了,现在只要我不表扬她,或者稍微批评她,她就受不了,怎么办?比如,她做完一个事,我如果只是客观回应一下,她就会追着我问:妈妈,你为啥不热情一点,你就不能说好极了?
后来,我就了解到,女孩有个老顽童般的父亲。孩子有任何的优点或好的表现,他就表情夸张地说,“我女儿!聪明!漂亮!天才!”,再或者用强烈的语气赞叹道:“谁女儿!这么棒!这个事情做得这么好!”
这个妈妈反映说:其实我老公也不总是泛泛地表扬孩子,他也都是指出女儿哪个事情做得好,哪个步骤做得对,然后再去夸孩子“棒”的。可为什么孩子还是出问题了?
我们来看看这个爸爸最常用的口头禅“我女儿”“谁女儿”。
听起来,他不像是在夸孩子,而是在夸自己。
“我女儿”,重点不在“女儿”,而在“我”。
画外音是:谁女儿这么棒?我生的!
这样的话看起来很可爱,孩子听了多半也很开心,对不对?
可事实上,在这个爸爸眼中,女儿就是他创造出来的小玩意。
这个爸爸表扬女儿的行为,不像是父亲对孩子的肯定,更像是一个小孩子,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画出来的涂鸦作品。
所以, 这样的表扬,就不是一个真诚的表扬,而只是在满足父亲自己自恋的需要。
因为父亲从未真正看见孩子,孩子也就不自主地丧失掉了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力,一举一动全部都要仰赖外部的评价和期待,很难形成独立自我。
03
说起来,上面两个例子中的家长行为,我也有过。
我当然知道,正确的表扬,应该具体夸孩子“做到了什么”,以及为了做到什么,孩子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而不是泛泛夸“真棒”,或者频繁说“我为你骄傲”。这些都无助于孩子进步,反而容易导致孩子过度依赖别人的表扬。
可是,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情绪到了,一开心,有些话就脱口而出了。
比如,有时,我家哥哥做了一个事,我可能忍不住冲妹妹说,你看,我们的哥哥好棒!
我也会在喜不自禁的时候,脱口而出冲我家娃大喊:“宝贝,你好厉害!妈妈真为你骄傲!”
事实上,只要这样的次数不频繁,后果也不至于那么可怕。
或许,真正重要的不是表扬孩子的具体办法,而是我们在表扬孩子背后,藏着的那个育儿态度。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起李安的那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当时看的时候,我就特别心疼里头那个被表扬到创伤的年轻男孩。
男孩比利在战场冒险去救队长,被意外拍摄了下来,因此他成为了战争英雄。无数赞美扑面而来。
有记者问:“你是唯一一个有跟敌人近身肉搏的经历的人,看到敌人那么近,那么真实,跟他打斗,制服他,是什么感觉?”
比利支支吾吾答:“一切都很快,不允许我去感觉,我什么也没感觉到,只是行动。”
人们大肆庆祝着他的英雄事迹,他却只有困惑:“为什么我会为我一生中最可怕的一天而受到称赞?”那天,他第一次亲手杀人,尽管是敌人,却也是活生生的人,就那样在自己面前挣扎着死去;而他也并没能救活他的队长,只能无助地守着尸体痛哭流涕。
可是,人们依然怀着各自的企图,赞美他,爱慕他,推崇他,包装他……没人看到他到底承受了多么可怕的事。
这样的表扬,就是可怕的表扬。
当人们被自己的欲望、自身的需要和幻想(需要一个英雄人物去崇拜)蒙蔽的时候,表扬就不是表扬,而是利用,甚至是伤害。
电影结尾处就很令人心疼。
比利站在盛世的烟花之下留下眼泪。那眼泪才不是出于什么国仇家恨、豪情壮志,而是源于不被理解和看见的孤独。
说回到前述的例子。
当一个孩子的真实状态不被看见,孩子的情绪感受不被听见,而是被父母居高临下的品评,那个小孩其实也一样的孤独呀。
他们不止孤独,还会有愤怒,有迷茫。就像我的朋友小J。就像那个10岁的女孩。
04
要如何避免表扬创伤?
首先,要求父母对自己的言行有觉察。
我们或许会在育儿中犯错,但是不断觉察,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孩子的不满、孩子的愤怒、孩子的困惑,从而及时调整我们的育儿方式。
其次,父母需要减少自己对孩子居高临下的评判。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而不是当做什么小猫小狗小宠物。
第三,跟孩子交流时,多用开放式的问题,保持多一些猜想、多一些好奇。
比如 “我看到你哭了,你怎么了?”“你是有点生气了吗?还是?”“今天过得如何?”“还能告诉我更多信息吗?还有吗”?这些问题都不带预设,从而能够避免我们的观点、评判过度影响到孩子,也能帮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孩子,听到和看见孩子。
说实话,表扬,对现在的孩子好像并不稀罕。 真正稀罕的其实是,不带预设的、设身处地去看见孩子,站到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和共情孩子。
这才是父母在育儿中,最可贵的态度,也是最高的育儿技巧。
*来源: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公众号,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