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成人来说,孩子本身就是个伟大的教育力量。
文| 教育编辑部
最近有个理工爸爸火了。
“为什么冬天黑得那么早?”
当孩子这样问时,你怎么回答?
沈阳的一位妈妈,在和刚上小学的儿子解释这个问题时,就遇到了麻烦。
她发现光靠嘴说,孩子怎么也弄不明白抽象的地理知识,无奈之下只能向孩子爸爸求助。
爸爸马兴江是个理工男,为了让儿子更好的理解日地月关系,竟然用了将近半个月时间,亲手给孩子设计了个“日地月三球仪”。
仪器做得有模有样,不仅“太阳”能发光,“地球”还会自动绕着“太阳”转。
在这样一个“大玩具”的辅助下,孩子学习热情高涨,对父母讲解的知识点也理解得更加透彻。
网友们看了之后,羡慕不已,都说这就是典型的 “别人家的爸爸”。
还有人感慨道:有这样的父母,不愁以后孩子会不求上进。
深以为然。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所有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比奥斯卡影帝影后出色一千倍!”
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孩子一般靠模仿来构建自我,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往往承担了重要的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因此,当我们在审视一个孩子的时候,本质上其实是在评估孩子背后的父母。
01
有一种父母,叫别人的家父母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在教育资源稀缺的农村,家境贫寒,父母都是低学历的农民,那么这个孩子考上哈佛大学的概率有多大?
绝大多数人看来,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有人却做到了。
他本科毕业后,就赴哈佛大学进行硕博连读。
2016年,作为哈佛“优秀毕业生”上台演讲。
博士毕业后,顺利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后。
2017年,入选福布斯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领军人物。
这个人就是何江。
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文化程度最高的父亲高中都没毕业。
何江还有个弟弟,同样学业优异,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
许多城市家长看着这两个“别人家的孩子”,羡慕嫉妒的同时,不免在心底疑惑:
论条件,自己能给孩子的,肯定不比何家兄弟差,怎么自家孩子和别人差距就这么大?
到底是怎样的教育方法,让这两个农村孩子打破了教育资源壁垒,实现了阶层跨越?
何炅主持的节目《儿行千里》中,有一段关于何江父母的采访。
因为贫困,村里很父母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但何江父母为了陪伴孩子成长,宁愿在家喂猪种地,也不出去打工。
作为农民,何父和别人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喜欢看书。
他不但带着孩子们一起看,还喜欢和孩子们一起交流感悟心得。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何江的父母也从不打牌。
家中举办最多的娱乐活动,就是一家四口坐在四方桌边上,比赛谁能看书看得最久。
何江说,小时候也常常想去村口玩,但是看着爸妈都坐在那里看书,他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坚持。
在父母的影响下,在这一次次的坚持中,何江终于冲出大山,成为了所有家长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有网友感慨说:有这样的爸妈,就算再穷,孩子将来又能差到哪里去?
的确如此。
以身作则的道理,每个家长都懂,但是像何江父母那样常年累月的坚持,试问又有几个父母能做到?
我们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们成为别人家的父母了吗?
都说爸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除了爱,就是榜样。
每个横空出世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个给他榜样力量的父母。
02
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看世界
和榜样家长的严于律己不同,有些家长却喜欢宽于待己,严于待人。
短片《听,孩子们在说话》里,就有这么几个家长:
夫妻俩在客厅面红耳赤地大声争吵,转过头,却要求孩子要跟朋友好好相处。
明明说好了要和女儿一起锻炼身体,第二天孩子醒了,赖床的却是母亲。
客厅里,爸爸在左边玩手机,妈妈坐在右边看电视剧,却要求10岁的女儿自觉去学习写作业。
平时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孩子每次回到家,看到的都是满脸丧气的父亲在酗酒……
一面对着孩子高标准严要求,一面却又对自己毫无要求放任自流。
看着这样的父母,孩子最后也只能绝望地呐喊:
“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你们也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每一个被低估的孩子背后,照见的都是一个父母的懒惰和愚昧。
同样的,每一个出色的孩子身上,必定映照着父母成功的影子。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看待“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这句话。
有个答主说了自己小姨家的故事。
答主的小姨身有残疾无法工作,小姨夫在学校里做清洁工,一个月只有千把块钱。
家境如此困难,但夫妻俩除了抱怨,从没想过做出改变。
在这样的环境下,表弟的学习成绩当然好不到哪里去,不但整日沉迷游戏,甚至连高中都没考上。
但是随着日子越过越拮据,小姨夫被逼无奈,终于鼓起勇气作出改变,重新找了份银行保安的工作,振作起来的他,样貌一下子就变了。
神奇的是,随着父亲的改变,以前怎么说教都听不进去的表弟,竟然也发生了变化。
不但不打游戏了,人还懂事了,也知道学习了,而且自己还主动报了培训班,想要把之前落下的功课都补回来。
作家鲍德温说过,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地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的言行。
想要孩子改变,父母得要先学会改变。
要知道,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看世界。
父母如果只是个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孩子必定看得不够高,走得不够远。
只有父母先成长,给孩子向上托举的力量,孩子才能在登顶的时候,有一搏之力。
03
家庭里没有教育,只有影响
杨绛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用潜移默化的力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杨绛小时候也曾顽皮不爱读书,但是看着父亲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她既佩服,又羡慕。
她问爸爸写作的秘诀是什么,父亲随意说:
“哪有什么秘诀,多看书就行了。”
杨绛的母亲也是一个爱书人,平日里再怎么忙碌,都会抽空翻看古典书籍,诗词小说。
渐渐地,在父母的影响下,杨绛有样学样,不用家长督促,就自己主动去翻父亲的藏书来看,慢慢就从一个淘气的孩子,变成了个爱读书的人。
有人说,如果把孩子比喻成种子,那么父母就是土壤。土壤的质量,对种子的生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果父母质量过关,孩子不用多培育,自然而然也能结出好果实。
徐州有位叫丁昕的爸爸,为了和女儿一起参加国际象棋比赛,
不但经常陪女儿看书学习,还考取了“国际象棋二级裁判员”。
孩子深受父亲的影响也很优秀,刚上小学就获得了各种国际象棋比赛的奖项。
丁昕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与其说是我们教育她、指导她,不如说是我们和孩子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正如郑渊洁所说的,家庭里没有教育,只有影响。
而影响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说教,应该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孩子从父母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父母也能从孩子身上看见自己的不完美,
从而改正进步,然后再次反哺孩子,这才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良性的成长循环。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相信他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在哪个年龄,都能不畏风雨,独自芬芳。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任何一个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造成阻碍。
除去遗传因素,孩子在每个年龄段是否能顺利发展,都和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而一个家庭的环境,完全取决于父母。
父母的身边,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场所。
再有力的言语,也没有父母以身作则来得客观直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成人来说,孩子本身就是个伟大的教育力量。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愿每一位父母同样也能收获自身成长的力量。
作者:教育编辑部,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教育(ID:edu618),教育致力于为1~12岁儿童打造前沿、权威的家庭亲子教育平台,通过解读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跟进教育部政策,为家长提供有指导价值和意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