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父母高度焦虑,孩子到底长成什么样我们才能不担心?

亲子   2021-02-09 13:33:21  

是不是学习好、有自驱力的,我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就不会焦虑?

跟之前相当一段“煎熬期”相比,这段时间,网上开始又铺天盖地地流行起“ 反焦虑”:

  • 认为鸡娃是一场盲目的军备竞赛,考PET、上奥数,不过是资本市场精心设计的韭菜局;
  • 还有上重点小学、考上985的希望有多大?如果你放眼全国、算一算概率,认清那些不过是凤毛麟角后,或许你就会减少期待、放平心态。

而让我越来越好奇的是, 有没有人不焦虑?真正不焦虑的父母都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学习好、有自驱力的,我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就不会焦虑?

最近又刷了一遍纪录片《零零后》,看到里面锡坤和妈妈的故事,让我对育儿焦虑这件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从幼儿园开始,锡坤就表现出了对物质世界极大的好奇心,他特别痴迷于看到物体出现、落下、消失的过程。

即便锡坤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妈妈自始至终也都非常尊重孩子的探索欲。升入小学之后,锡坤不负妈妈的期望,成了一个小科学迷。他喜欢做实验,也会自己做一些小发明。

锡坤非常坐得住,能趴在桌上写作业、做实验好几个小时,专注力极强,有耐心、不怕枯燥,再加上天分,或许他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研究员。

聪明,又有强烈的专注、好奇和自驱力,这些素质甭管单提出来哪一个,都是普通焦虑中的家长“望尘莫及”的。

锡坤和妈妈

但是,锡坤的妈妈依然非常焦虑。

锡坤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相比于和小朋友玩,他更喜欢自己研究电路板、做吊桥。

这让妈妈很担忧,妈妈的焦虑点在于:他在探索物质的那方面发展得特别好,或许会一直往上走,但是如果他不能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幸福感、获得人生的意义感,享受不到与人相处的乐趣,这将不利于他日后的人生发展。

因为有这份焦虑,妈妈也做了很多的努力。

比如她曾经给锡坤举办了一个家庭科学展,并邀请了锡坤儿时的伙伴球球来家里玩,事与愿违的是,锡坤还是喜欢自顾自沉浸在自己的电路板乐趣里。

为了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妈妈又给锡坤报了语言训练班,班里有球球,俩人可以搭伴上课。可两年过去了,锡坤几乎没什么进步,而球球即将升入高级班,锡坤也不想再学,但妈妈还是没有放弃努力,鼓励他在结课典礼上,给大家表演自己擅长的魔术。

而小升初的那个暑假,妈妈又给锡坤报名了英语夏令营——学英语不是目的,社交才是。

夏令营里的孩子们很快打成一片,但锡坤依旧是“不合群”的那一个,他不喜欢和别的孩子嬉戏打闹、玩水枪、踢球,他喜欢一个人在宿舍里玩魔方、享受一个人待着的感觉。

在夏令营即将结营的时候,锡坤说想取消原定的魔术表演节目。为此妈妈特地赶到营地,说服锡坤。

锡坤的抵触情绪很重,他并不想要这个在众人面前表演的“机会”,以至于后来干脆有些崩溃了,捂着脸一路走一路哭,但妈妈依旧没有妥协。

最后,锡坤还是顺了妈妈的心愿,完成了魔术表演,尽管表演的过程并不顺利。

锡坤说自己是“被逼的”,但妈妈并不介意他使用这个字眼,她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

让锡坤走出舒适圈,走到人群中去,而不只是在自己一个人的小天地里“自闭”,这对他是有好处的。

妈妈一直以来的观念是: 生活的幸福感、作为人享受社交乐趣的能力应该是一个基础,而以后的科学事业,充当的不过是蛋糕上的装饰樱桃的角色。

所以妈妈想尽一切办法,让锡坤学会与人相处、并试着体会其中的乐趣。

我相信锡坤妈妈不是要单纯的凡尔赛,但每次她一出场,我的心情就立马会变得很沉重。真切地觉得焦虑就是一个无底洞,即便是我们普通人看来已经足够优秀的孩子(而且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觉得并不是什么错,相反他的专注和探究欲也可能跟他的内向性格强相关),他们的父母依然会不停地操心、担忧,想的太远,又想得太多。

01

焦虑这块大蛋糕,

成绩只占一小块

之前我一直以为如果孩子学习好,家长的焦虑应该就能少吧?

但显然是我天真了。

比如锡坤妈妈的妈妈,在谈到她的教育观念时,她对成绩只字未提,通体表达的都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内心充盈、幸福的人。

这和如今调查数据的结论也是不谋而合。《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68%的家长高度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有90%的家长都会关注孩子“软实力”的培养。

软实力,也就是孩子的 自我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领导力等等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力。

锡坤妈妈所焦虑的,正是孩子的“软实力”——社交能力。

在“做父母”这件事上,我们这代人比以往任何一辈人,都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不停地学习、看育儿书。

我们那辈的爸妈,觉得让我们吃饱穿暖、好好学习就够了,但我们不一样。

孩子身心的方方面面,我们希望都能事无巨细地面面俱到。

正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关注更深入,所以我们才会焦虑:

孩子成绩不好,我们焦虑他以后不能有个好出路;成绩好了,焦虑他只会读书不会交际,不能成为一个内心丰富、有幸福感的人;

给孩子安排日程表,孩子不好好执行,我们焦虑孩子没有自控力,好好执行了,又担心孩子总是依赖于父母的安排,以后没有自主性;

孩子不听话,我们头疼,过于听话懂事,我们又担心他是不是忽略自我的“讨好型人格”?

我们被鸡娃的焦虑氛围裹挟,在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里艰难抉择、掏钱报名,又会有一瞬间我们也会反思: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

当然,我们还会焦虑自己是不是太焦虑了,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导致他以后也成为一个容易焦虑的人。毕竟书上说,孩子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让他们不知不觉中习得父母的焦虑。

焦虑既不会迟到,也不会缺席,它几乎会贯穿我们做父母的整个过程。

父母在各方面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留心观察孩子,是一件好事,适度的焦虑会促进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也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他自己。

如果锡坤的妈妈只是创造机会、让儿子试着自己去体验与人相处的乐趣,我看到的应该是一个“尽力而为不强求”的母亲,而不是一个殚精竭虑、过度焦虑的母亲。

所以她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再以此回看我们,我们过度焦虑的问题又出在哪?

02

我们都成了“灾难预言家”

焦虑,是一种应对危机的预警机制。

而我们会习惯于把孩子的一个小问题,看成是“大危机”,并由此产生了与问题不适配的焦虑。

锡坤的妈妈为什么这么执念于让孩子融入群体、把他硬推上台表演?

她在片子里已经多次表明了:她害怕孩子以后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他应该学会享受人生的乐趣。

妈妈把“不爱社交”的个性,直接脑补了“因果关系”,等同于 “日后即便去了最牛的贝尔实验室,也很难找到人生意义”。

类似的,我联想到前段时间登过微博热搜的陈小春的儿子Jasper道歉事件。

Jasper想给自己的弟弟拍一部闪电侠主题的电影,在拍了几段之后,他和妈妈说,他把视频删掉了。

妈妈应采儿很生气,连连质问:

为什么?

你为什么要删掉?

全部删掉了吗?为什么?

你好奇怪。

为什么要突然之间把它删除?

我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觉得删掉视频并不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情,应采儿倒也不必如此生气。

而后来应采儿解释她生气的原因:“我不是生气这件事,我是生气他的个性,他的那种‘你没有什么,你就要毁掉它’的个性。”

之前Jasper想给弟弟买一件闪电侠的衣服,但是没有买到,Jasper很生气,所以妈妈认为,孩子删掉视频的真实原因,是源自于他“得不到就毁掉”的个性:

因为没买到衣服,所以觉得拍得不够完美,于是不如删掉。

这两件事,其实有一些相似之处。妈妈们好像拿着一把放大镜,把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脑补出很多可能的连锁反应,将其看成非常严重的大问题,并在两者之间组成了非常强的因果联系:

你现在这样xxx,那将来就要xxx。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把自己活成了“灾难预言家”。

孩子的某个小错、某种“不太好”的个性,我们都要以此预言他日后的人生走向、发展轨迹,然后应激出极强的焦虑,让自己陷入过度紧张的状态。

由此我们可能失去好好观察孩子需求的耐心和能力,转而聚焦于我们所焦虑的问题:

锡坤的妈妈即便看到了孩子“喜静”的个性,却认识不到这也是锡坤的乐趣、是他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只是一个劲地想把锡坤推到人群中去,帮他“找人生意义和乐趣”。

应采儿虽然自己也觉得删视频事情本身没什么大不了,她也还是没能控制住情绪和咄咄逼人的质问,因为脑子里给孩子编排的那出“人生走向”,实在不能让她忍住愤怒。

可是这些“灾难”,只是源自于我们焦虑的想象,而非事实。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如果我们试图给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扣上一个帽子、贴上一个标签,继而“预测”他们的未来,并“审判”他们现在的时候,那么大概率地,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痛苦不堪。

而且还非常可能像锡坤妈妈那样,做了很多干预、甚至是控制,发现孩子也未必会按照我们的期望去发展和“转好”——我们连自己的人生都谈不上能主宰,更何况是孩子的?!

所以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孩子相处?

最近看了一句描述医生职责的话,我觉得用在父母身上也挺合适:总是关心,常常帮助,偶尔“治愈”(在父母身上,“治愈”大概就是“变好”)。

对孩子的爱和关心一直在场,对于他们的困难常常施以“合时宜”的帮助,或许孩子能一点点地,做出我们所想要的改变,但我们对此的期望需要降低、放缓。

而我想锡坤和妈妈的故事又能缓解我们的一些焦虑:那个你看起来“样样都好”的完美小孩,其实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成长问题,他们的父母也会为此发愁操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能减少一些由“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没有哪个孩子是完美的,所有孩子的成长都是问题叠着问题,没有哪对父母能“幸免”。

所以下一次,我们不妨在孩子出现问题、着急上火的时候停一停:

问题真的有那么严重吗?而你的焦虑,又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本文来源于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由耶鲁毕业、在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工作多年、目前在哈佛大学读教育学硕士的奶爸创立,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推荐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大量幼儿英语启蒙和国学启蒙在线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我们 父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新闻 民生 教育 旅游 交通 购物 潮流 美食 汽车 家居 房产 财经 结婚 亲子 健康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