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过程,是生长,而非加工。
生命有其内在的生长力量。每个孩子都如同一颗“种子”,只要提供给它必要、充分且适合的土壤、阳光、水分和营养,并保护其不受外力伤害,它就能正常地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长成它最好的模样。
教育,就是要提供这种外在的良好的成长环境,让生命的内在成长力量与外在良好环境进行有效互动,通过外部环境去唤醒、激发、滋养、支持、引导内在的生命力量。如何提供好这种外部环境?既要“保护”,又要“帮助”,尽可能阻止外来干扰因素的破坏,尽可能帮助这些“种子”获得它所需要的土壤、阳光、水分与营养。
-01-
首先,要以信任为基础
教师需要充分相信生命的力量,要对生命的力量怀有深深的敬畏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理解并实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信任”。信任孩子,是教育的前提。如果教师在内心深处根本不信任孩子,那教育就无从谈起。我们要深深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爱、尊重与鼓励,每个孩子都希望发展得更好,每个孩子都有创新的潜能。
第二是“发现”。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教给孩子什么,而是要认真做一个观察者,发现孩子的优点、特点,包括缺点。教育孩子,必须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就要认真细心地去发现孩子。教师需要不断地追问自己: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第三是“支持”。我们无法设计孩子的成长,更无法替代孩子成长,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与支持。他们的成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不同的种子所需要的是不一样的,我们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才能让他们寻求到适合他们的阳光、水分与营养?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支持,可能才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最需要的帮助。
第四是“引导”。生长的过程,是从一个不成熟的状态向成熟状态迈进的过程,处于不成熟状态的孩子们,尽管有内在成长的动力,有向上向善的愿望,但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面临方向与方法上的困惑或偏离,需要我们的引导。支持与引导,很多时候是互为一体的。
-02-
其次,要把握严格与宽容的度
老师信任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学生总是犯错误时,我们内心会动摇,会质疑这孩子能教好吗?其实,孩子一定会犯错误的,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是一个不断摸索与冲动的过程,成长就是在不断把控成功后的喜悦与把控不成功后的惩罚中进行的。当学生犯错误时,形式上可以按照规则惩罚,但是教师内心深处还是要平和包容,要相信孩子慢慢会改变的。
想起我多年前的一位学生,在周日的下午跳窗进入了教师办公室,偷拿老师们的本子与笔,正好被我发现了。看着他那战战兢兢的样子,我当时心中是矛盾的,是严肃处理还是选择宽容?后来,我选择了宽容,因为他毕竟才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带他到文具店,给他买了10支笔与10个本子,关照他以后用完了可以再来找我,但绝对不能再去拿别人的了。后来,再也没有发现他偷拿东西了。很多时候,宽容远比惩罚更有力量。
孩子学会了撒谎,我们很是生气,可是深想下去,其实有时候,孩子的撒谎反而是老师逼出来的。一不小心做错了事,就会招来老师严厉的批评或教训,于是,面对特别严格的老师,孩子就只有通过撒谎去逃避训斥了。久而久之,撒谎的更加会撒谎,生气的更加要生气了,师生关系开始僵化。很多孩子与老师无话不谈,甚至连自己的绝密隐私都愿意与之分享,可是有些老师与学生却总是讲不到一起去,孩子的心对老师是封闭的,这其中的奥妙也许就在如何把握严格与宽容之间的分寸吧。其实,只要我们真心与孩子交朋友,与他们平等、真诚地沟通与交流,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大人们发自内心的关心,老师就一定会触摸到严格与宽容之间的那个“度”的。
-03-
第三,关注孩子之间的不同
每个孩子都是具体的、不一样的,他们成长的“花期”各有不同,有人成熟得早,有人成熟得晚,但他们都是成长中的人;他们各有发展的优势领域,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踢球,有的擅长言说有的擅长算题,有时很明显,有时未被激发。老师一定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教之才”。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学校要尽可能地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不同爱好的机会与平台,而不能强迫他们去发展同一种爱好。学校希望办出有别于他校的特色品牌,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如果不顾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强行推进特色项目,力求达到百分之百参与,那就会出现偏差。比如,学校要创棋类的特色,就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下棋,学校仿佛成了棋类的专业学校;学校要创民乐特色,就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民乐,学校又好像成了艺术类的专业学校;学校要建立“桥”文化的品牌,就干脆从目标到理念,从景观到环境,从课程到活动,全弥漫着“桥”的影子,学校成为了研究“桥”的专业学校。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借“特色”之名而对学生实施的“特色暴力”行为。中小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能过分地彰显某一个方面的特色,中小学教育最大的特色应该就是和谐,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平台。我们不能用“集体内部都相同”的方式来追求“集体与外部的不同”。
信任孩子,就要鼓励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成为最好的自己不能建立在打压他人的基础上。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要尽量鼓励合作,淡化竞争。尤其是要变那种“你上我下”的恶性竞争为“你上我也上”的良性竞争。由于名额限制,很多竞赛评比都会形成“你上我下”的局面,很多孩子就可能因此形成了让竞争对手“最好生病”“最好转走”等不良想法,期望别人不如自己。在孩子刚刚踏入“社会”,开始领会与人相处的道理的时候,这种评比机制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中小学的各项评比竞赛,最好采用“达标”的方式举行,即设立条件和标准,学生只要能达到这个标准,就能获得奖项,不受名额限制(实际上可以通过标准的高低来调节名额)。这样鼓励学生与“标准”竞赛,不断地挑战与超越自我,而不是与同伴竞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都愿意看见甚至帮助其他同学一起达标,期望大家都好而不是自私地只想自己好。
相信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量,同时不断优化孩子外在的成长环境,让内在力量与外在环境实现和谐的统一,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