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湖南吸引世界目光!外国媒体湖南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株洲

潮流   2021-09-29 21:23:15  

开放发展的湖南

吸引世界的目光

9月26日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湖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与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共同主办的

“外国媒体湖南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在长沙正式启动!

来自朝鲜、德国、韩国、阿联酋、英国等国家的15位资深媒体记者深入湖南的城市和乡村,将镜头和笔触对准三湘大地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所取得的新成就、新作为,深入了解中非合作的湖南实践,近距离探访在世界舞台乘风破浪的“制造湘军”,感受美丽潇湘的丰收胜景和村富民殷,用国际化的视角将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展现给世界。

金秋九月,三湘大地一片火热的丰收景象。

采访团在5天的时间里,将走进长沙、株洲、郴州等地,参加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参观岳麓书院、橘子洲、湖南第一师范等红色景点;赴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车株机、山河科技等企业,见证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湖南路径;走进“中国陶瓷之都”醴陵,探寻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探访“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郴州汝城,了解当地发展红色旅游助力脱贫致富;来到乡村振兴示范点东山村,看偏远的湘南一隅如何“旧貌换新颜”。

▲ 采访团来到岳麓书院采访。

▲ 采访团参观橘子洲头。

▲ 外国媒体记者在湖南第一师范参观。

走进株洲

9月27日

“外国媒体湖南行”采访活动

走进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

中车株机、山河科技

以及醴陵陶瓷谷……

采访团在一天之内

同时感受到了这座城市

创新和传承的发展魅力

“希望早日坐上双层电车在中国旅行”

走进中车株机生产车间,一辆蓝白相间的双层车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是我们出口奥地利的双层动车组,我们的车辆已经实现了真正的高端定制,目前我们每一个车型,每一个项目,即便是相同的城市,都会按照要求来进行从外观到功能方面不同的特殊定制。那边的一组是出口马来西亚,他们定制的是灰蓝相间的颜色。”轨道事业部项目负责人沈紫玲介绍道,目前中车株机电力机车年产量可以达到1000台左右,最高可以达到1200台。

在参观了双层机车内部后,中阿卫视记者欧阳丽丽对机车的内饰赞不绝口:“我是第一次看双层动车。之前坐的一般都是一层的,希望能早日坐上这个双层车在中国旅行。”

▲ 采访团参观即将出口奥地利的双层动车组。

部分记者对动车的国产化率情况很感兴趣,据负责人介绍,目前国产化率已经超过了98%,“这还是几年前的数据,我们有非常多的配套的厂家,就是全产业链在这里,20分钟之内厂家都可以到,所以我们从小的螺丝到大的电机,然后再到所有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都可以实现国产化。”采访团均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速度感到惊叹。

“这座博物馆我要给阿拉伯观众看看”

创新与传承是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参观醴陵陶瓷谷、陶瓷博物馆、并亲自体验陶瓷制造工艺后,采访团对这一主题的感受更为深刻。

“陶瓷博物馆太漂亮了,它颜色鲜明,设计独特,有个性,很有艺术气息,我拍了好多照片,回头一定给阿拉伯观众发一发。”欧阳丽丽说。

▲ 陶瓷工艺的精巧引起外国记者关注和拍摄。

以釉下五彩陶瓷为代表的醴陵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是全国日用陶瓷、艺术瓷和电瓷的主要产区和出口基地,拥有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中国驰名商标、44个湖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1个国家出口名牌产品;16个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产品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认可。

▲ 外国记者纷纷展示自己勾线手艺。

在醴泉窑企业,采访团还动手体验了陶瓷工艺勾线画图。采访团记者Zachary Gordon Lundquist特意把“外国媒体湖南行”在陶瓷毛胚上描画出来,“醴陵陶瓷从古代到今天,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特点,在陶瓷上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对生活的态度,比如说他们的房子、工具,很有意思。另外它是怎么接近现代,怎么传下来的,吸引更多的人去欣赏这个工艺,就很有意思。”

未来几天,采访团还将前往郴州汝城,了解“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经济造福当地人民,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山村,了解当地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这里是湖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主题 活动 株洲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新闻 民生 教育 旅游 交通 购物 潮流 美食 汽车 家居 房产 财经 结婚 亲子 健康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