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时报网站12月27日发表一篇观察报道,题为《中国最可爱外交官的故事》。全文摘编如下:
贝贝坐在一堆竹子上享用早餐,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这只6岁的大熊猫慢条斯理地吃着竹子,先咬去嫩竹叶,再咬断细竹枝慢慢咀嚼。
它单调的日常主食偶尔也会换换花样,改为用玉米、大米和大豆做成的拳头大小的窝窝头。
▲ 资料图片: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拍摄的大熊猫“贝贝”。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在四川省森林深处的大熊猫保护区的家中,它常常这样坐着,一连吃上好几个小时。
但贝贝实际上是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出生和长大的,两年前才回到四川省碧峰峡基地。
▲ 2015年12月14日,旅美大熊猫“美香”和“添添”在美国华盛顿当地国家动物园产下的幼崽“贝贝”首次与媒体见面。图片来源:新华网
▲ 2019年11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动物园,大熊猫“贝贝”享用启程回国前的最后一顿“早餐”。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 2019年11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动物园,饲养员运送竹子、水果、饮用水等,供“贝贝”飞行期间食用。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据报道,贝贝刚到中国时不适应饲养员的四川口音,而且与许多归国的大熊猫一样,它起初拒绝吃窝窝头,而更喜欢熟悉的美国饼干。
大熊猫饲养员赵娜娜(音)说:“在美国时,饲养员用英语和它交流;那是它所熟悉的,所以回国后它有一个过渡期。现在,它已经完全适应了。”
如今,在美国出生的贝贝正在为下一个任务做准备——加入圈养大熊猫繁育计划,在自己的祖国孕育下一代大熊猫。
这只重120公斤的大熊猫是中美科学家多年合作、帮助一度濒临灭绝的动物摆脱危险处境的例子。
▲ 资料图片: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拍摄的大熊猫“贝贝”。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随着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和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健康发展,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将大熊猫作为可爱的特使派往海外,为的是在异国他乡传播影响力并赢得人心。
大熊猫已成为典型的中国符号,逐渐代表了中国政府认为中国影响力应有的样子——强大,但同时又和善并受人喜爱。
科学家说,人们之所以觉得大熊猫特别吸引人,是因为它们让我们想到儿童。它们有圆圆的大眼睛、圆圆的脸和类似人类的特征,与儿童一样可爱。
致力于恢复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组织“熊猫之家”的创始人马克·布罗迪说:“大熊猫给了中国一个呈现给世界的美丽、可爱的面孔。它帮助中国打造了全球品牌。”
用中国政府自己的话说,大熊猫充当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友谊的使者和桥梁”。
英国生态咨询公司埃科苏利斯咨询公司的保罗·杰普森说,赠送动物是一种古老的外交形式。
杰普森说:“动物是很棒的礼物,因为送礼的人将一直留在收礼的人心中。当你看着它时,你会问:谁送的?它从哪儿来?”
只有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森林中才能找到的大熊猫,通常被称为中国的“国宝”,但它作为外交工具和中国文化符号的角色相对较晚才出现。
大熊猫成为中国符号的历程因1972年的“熊猫外交”达到高潮。当年,在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向美国赠送了一对大熊猫。
▲ 1972年4月20日,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尼克松的夫人欢迎大熊猫入住新居。图片来源:中新网
加利福尼亚圣玛丽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史专家埃琳娜·桑斯特说:“从中你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将大熊猫作为中国的象征,将它作为非常高调的国礼送给其他国家。”
桑斯特教授说:“从那时起,中国政府就清楚地意识到,大熊猫作为一种外交工具非常有用,因为它们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力。”
杰普森说,如今,大熊猫租借已成为中国输出软实力的关键部分。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 赵浩天(实习)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