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学人发布了《2020全球城市消费水平报告》,公布了全球十大高消费城市排名,其中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阪并列第一,而像巴黎、纽约和东京这些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反而排在后面。
城市消费水平是由什么决定的?
城市越发达,消费水平越高。这个逻辑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商品经济和资本泡沫的今天,有时还真不一定。
按照美世(MERCER)发布的2019年度世界城市生活成本排名,香港、北京、深圳跻身top10,生活成本堪比纽约,远超旧金山、洛杉矶和芝加哥,但京沪深的经济成熟度和创新力根本没有后者强大。
所以,城市消费水平高低与经济本身,不一定呈正相关,而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人口。一座城市的人口流入或增长,意味着城市的需求在不断膨胀,需求多了,商品和服务供应跟不上,就会涨价。比如2019年香港人口自然净增长为4300人,净增迁移人数为9900人;截至去年6月,新加坡人口增长1.2%。
2、交通和运输。如果一座城市的运输路网不够完善,意味着商品的运输成本高,价格就很难下去。这就好比为什么江浙沪包邮,而偏远地区却需要承担更多运费;很多小县城的物价甚至都赶上了省城。
3、居民收入。收入越高,越能支撑更广泛的消费市场,商品就会不断地升级,满足高端消费。
比如三四线城市比较普遍的两轮电瓶车,此前新车价格超过3000的可以说是比较高档了,而如今电瓶车对于人们已不再仅仅只是代步工具,动辄6000+甚至上万的电瓶车比比皆是,它们在电池、定位、车身等方面都做了不少提升,以满足人们更高端的消费需求。
城市的定位决定了消费倾向
比如北京、杭州等地是典型的旅游城市,其中北京的旅游收入、交通便利程度、旅游基础设施排名均居全国之首,因此这些城市的旅游相关行业消费水平必然比其他城市要高一些;而上海、香港等城市更倾向于建设购物天堂,所以这些地方的奢侈品、境外消费会更多更高一些。
国际上看,城市消费倾向大致由三大方面决定:
1、消费驱动。这类城市的消费品供给充足,而且创新力也比较强,能够不断满足居民高端消费需求,比如国内的京沪深、国际的巴黎、洛杉矶和东京。它们的消费水平往往会比其他城市的消费更高。
2、品牌驱动。这类城市更倾向于塑造城市名片和形象,它们更注重文化底蕴的沉淀,比如北京、成都、巴黎等,消费方向更倾向于旅游消费。
3、交通驱动。这类城市致力于打造国内或国际的物流和交通枢纽,它们的消费更多体现在贸易上,比如东京、上海等。
所以其实衡量城市的消费水平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香港既是奢侈品购物天堂,也是百万港人的蜗居地。但能让你过得舒服的城市,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收入和消费相匹配。这样,才不至于有梦想的地方容不下肉身,有家的地方容不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