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充分发挥广州碳排放交易所的平台功能,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研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
对于广州来说,最大的大礼包是:期货交易所。如果还不够的话,碳排放交易其实也算是一个大突破。
期货交易所之于广州,意味着什么?
目前国内已有沪深交易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还有上海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大期货交易所,以及上海黄金交易所一家贵金属交易所。
一个交易所,对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1、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加直接。其实像广州期货交易所这样的地方性交易所,比如什么产权交易所、稀土交易所等等,在全国已有几百家。
交易所的作用就是将供需双方连接起来,打破信息不对称,就好比像现在咱们使用的各种交易平台一样。
地方性交易所的发展,可以盘活当地的金融和商品交易,并辐射到全国甚至海外。比如江西赣州盛产稀土,赣州就有一个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它也是全国唯一一家集稀土、钨等多种金属产品线上交易的现货交易所。
这么一来,当地稀土行业就更容易统一,加强定价权和话语权,同时在打破垄断以及引入竞争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正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直接表现。
2、降低金融产品和商品交易成本。交易所有两个最重要优势:安全与成本。
安全:老百姓在这里面交易,放心。权利被侵害可以到相关部门投诉,有监管。成本:在交易所中,没有中间商,供需双方直接交易。
所以,一个地方交易所,往往都会得到当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全力支持。这不仅仅在于盘活经济,更是一种地方实力的背书。
3、吸引更多资金。广州作为粤港澳湾区核心城市,利用区域金融中心来吸引资金也很有必要,上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据统计,2019年全年上交所股票总成交金额达到54万亿,为上海吸引了各路资本和财富。长三角一体化、科创板、自贸区、进博会接连落户上海,上海的金融地位与日俱增。
碳金融: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探索意义
早在2016年,广州便传出消息:“以碳排放为首个交易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已提交方案报国家部委”。
如今好事多磨: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以碳排放作为首个品种,其他品种主要聚焦于绿色、金融、科技、环保等新兴产业。
关于碳排放,我在之前的文章《负电价来了,发生了什么?》就提到过:
所谓碳排放交易,即由政府规定的碳排放配额,即可以在特定交易所,交易在一定时期内排放多少碳的权利。
只要金融创新够发达,任何可交换,或有现金流的权利,都能打包成资产,做成金融产品。碳排放就是一种。
碳排放是一种额度,是“限量版”的,这就意味着其本身具有稀缺性,具有一定的价值。既然有价值,就可以用来交易。
碳排放交易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但国内还是从2011年才开始。碳排放交易的作用在于,让减排困难的企业通过购买碳排放权实现碳排放,而经济型企业可以出售碳排放权,获取额外的收入。
据兴业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05年欧盟启动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EUETS),成为全球最早、发展最成熟的碳市场。2018年全球已实施或计划实施的碳定价计划已达51个,包括25个排放交易体系和26个碳税制度。这些碳定价举措将涵盖1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
此外,碳金融还可以衍生出许多花样来,比如碳抵押/质押贷款、碳资产回购、碳基金等以规避碳市场风险和碳资产保值增值的金融产品,而这些在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瑞士信托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已经实现了。
按照目前趋势,碳排放权的定价会逐渐从现货市场转移到了期货市场,交易机制和功能更多样化。这也许就是广州期货交易所在最大的探索意义之所在,在此前碳排放试点的基础上再升级改造,将中国的金融创新推向新高度。
广州的金融短板
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但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其金融业发展水平似乎“德不配位”。
据粤开证券数据,广州是四大一线城市中,金融业占GDP比例最低的,说到底还就是金融业不强,本土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数量少。广州为何会这样?
1、历史上,广州就是贸易港,以贸易起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广州的崛起更多也是依赖制造业,即使在产业升级后也偏向于发展高端制造业。
2、由于深圳和香港替代了广州不少金融功能,使得广州的金融业更多的只是在资金供给方面起着作用,像金融定位、规划等宏观战略方面,更多的是由深港领跑。
3、据统计,广州的金融机构数量和网点密度居全国大城市前列,但是法人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规模偏小。2019年底广州全市有法人金融机构仅54家,但在2018年年末,北京和上海就分别拥有法人金融机构120家、212家。
如果在广深有业务的朋友就会发现,你想找担保服务、咨询服务、评估服务、会所、律所等,在深圳特别好找,但在广州难度就稍大些。
所以,广州急需一个全国性交易所来弥补她的金融短板。但是摆在广州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明确自身定位?
这不仅仅只是补短板,更是关乎整个城市的发展。
广深两地空间距离短,同样是金融,深圳在私募基金和创投等领域上具有优势,而广州在传统的银行、证券等领域具备优势。两地如何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非常重要!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就说过,城市群的发展也需要明确定位,否则就会陷入像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同质化竞争的窘境。
对于广州来说,特色金融产业,如绿色金融就是很好的选择,其他的如股权交易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都是好路子,毕竟广州底子在那,2万多亿GDP不是没有道理的。
还有一点别忘了,广州拥有众多985和211大学,而这却是深圳的短板。金融人才资源,我相信除了京沪之外,广州就是紧随其后了。
总之,随着广州期货交易所的诞生,中国金融格局也将生变。对标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也将在不断补短板,扬长处的过程中,释放更多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