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变局正来临,影响楼市、人口

财经   2021-05-09 08:59:57  

中国经济、中国楼市远期最大的利空是老龄化的加快。

老龄化的特征表现为低生育率、劳动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占比提高。

今年2月份,人社部副部长游钧曾给过一组数据:

1、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 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2、到2019年底,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8.1%, 预计“十四五”期间,我们的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

按照联合国的推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 年达到 14.6 亿的峰值,之后开始下降。

为了减缓老龄化速度,2015年国家决定全面放开二孩,但效果不及预期。2016年出生人口达1786万峰值,但2017年-2019年却不断下降,2017年是1725万、2018年是1523万,2019年为1465万。

可见,少子化是老龄化加快的最主要原因。

为何现在的夫妻都不太愿意生娃。一是思念观念发生变化,二是育儿的成本在加大。

在育儿成本当中,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成本。一方面,房价居高不下,许多家庭房贷占了家庭收入的50%以上了,本身的生活质量就不高,就更没有生娃的欲望。另一方面,不断攀升的教育成本让许多家长喘不过气。

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是免费,但是优质学位、校外培训、家长时间成本不断上升。

中国家长都很重要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不惜高价买下周边的学区房,尽管房子破破烂烂的。但优质的教育资源毕竟是相对稀缺的,社会竞争下,家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断的追逐稀缺资源必然导致房价不断上涨,然后又迎来一波投机炒作,进一步加大家长的购房负担。

现在许多中心城市优质学区房价格达到每平米30万到40万元,而且这么高价格买下的商品房有些还是破烂不堪。也就是说几千万买下的主要不是房子,而是教育资源。

此外,社会竞争下,天价的校外培训成本已经成为家长们有形或无形的负担。据《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东北地区学生的学科补习参与率最高(60.8%),东部地区(38.1%),东北地区学生的学科补习参与率最高(60.8%),东部地区(38.1%)和中部地区(38.0%)。

东北地区中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平均时长为7.6小时/周,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在5.6-5.7小时/周之间。

许多一对一,一对三的补习课两个小时就在1000元以上,两三次的补课就差不多相当于大学一年的学费。

其结果是在教育问题上占了许多家庭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苦不堪言。这是导致如今许多夫妻不愿多生育,甚至不想生娃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要想改变少子化的现状就必然要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而这将在2021年出现积极变化。

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

一、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这么高规格的会议中提到学区房是第一次。可以预计,接下来各地将有一波针对学区房的政策出台。比如推广多校划片、禁止举办各种竞赛、电脑随机摇号派位等。学区房的炒作热点相信会降温。影响是,一方面抑制学区房价格过快上涨,防止虚高。另一方面,对于控制过热的房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2020年以来,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几乎都是学区房带起来的,不夸张地说,控制了学区房就基本控制了一个城市的房价。

二、中央部委明确表态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幼儿园满足需要的地方, 小学不得举办学前班。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 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线索, 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4月25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跟谁学”等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价格违法行为作出顶格罚款处罚。

5月5日,重庆通报学而思、新东方等多家教育机构违规。

4月27日,学而思网校、猿辅导、高途课堂等全面下架学前课程。

国家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正如教育部长在2021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说的:

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目标是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 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在一波治理之下,学区房炒作必然降温,校外培训的乱象也将得到改善。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小孩的减负有显著的作用。

2021年,又一变局正来临。这个变局就是国家开始着手解决育儿成本问题、学区房过高问题,这个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因为它影响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也影响着中国的房价走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新闻 民生 教育 旅游 交通 购物 潮流 美食 汽车 家居 房产 财经 结婚 亲子 健康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