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栏目,常年征稿。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传承守望,不负所托
守望
文丨吕秀宁 图丨网络
壹
最近,抽空拜读了郎景和大夫所作的《协和的守望》,感受颇深。这本书主要是对林巧稚大夫的回忆,以及宋鸿钊大夫、严仁英大夫等协和先师们的流光剪影。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有感于前辈大家们对生命和健康的守望,写下这篇《守望》。
守望是一种传承。郎大夫曾说,外科医生需具备四要素,即正确的观念(concept)、熟悉解剖(anatomy)、手术技巧(skill)、应急能力(emergency),首字母组合就是case,而外科医生的成长正是case by case的不断积累。
贰
还记得刚工作不久,我曾遇到一个基层医院转来的孕妇。本以为是个臀位孕妇,但上台一查发现是横位而不是臀位。
我随即想到上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如果你的右手和先露的小手满握就是右肩先露,肩先露容易脐带脱垂”。我以为我只是在想,其实当时已经喊出声了,助产士赶紧叫来了我的二线汤亚君老师。
汤老师一边安慰孕妇,一边协调指挥我和助产士,随后从我的手上接过了宝宝的手。“嗯,是横位!联系张钰主任和麻醉科,产房急诊剖宫产!”
签字、麻醉、消毒铺单、手术.......30分钟后张主任弹了弹宝宝的足心,产房里传出婴儿响亮的啼哭。随后汤老师从消毒单下面伸出头,慢慢直起腰,那个画面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想想当时我只具备了c和a,s和e都还欠缺。再后来,当我看到肩难产,来不及戴手套就去助娩、新生儿窒息,来不及自我保护直接口对口人工呼吸,我的学生也会投来钦佩的目光。
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个个case,而是守护患者的一份初心。
叁
守望是一份幸福。
曾经有一位患者叫一凡,她是一个被领养长大的女子。
怀孕30周就出现先兆早产症状住院保胎。由于孕32周因为胎儿宫内窘迫,我在吴慧琳主任的指导下给她做了剖宫产,孩子不足2000克,被送到新生儿病房。
一凡因为不能自己喂孩子,天天以泪洗面,我有空便去新生儿科看孩子,然后再告诉一凡情况。出院后一凡坚持自己带孩子,孩子睡着时才敢打个盹,有时实在太困了,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她却浑然不知。一周下来,一凡心力交瘁,孩子也瘦了。
一凡的养母多次劝一凡与她同住让她帮忙照应,一凡却固执地摇头。养母实在没有办法,找到我,让我帮忙劝一凡。经过多番协调,一凡最终接受了养母的帮助。
两年后,有一次下班骑车回家。路上突然有人骑车追上我,拍拍我肩。我回头一看,是一凡的丈夫。他指着后面不远处,一凡正抱着孩子向我们走来。
走到我面前后,一凡指指我发一个喑哑的声音:“阿姨!”那个漂亮的小女孩脆脆地重复了一遍:“阿姨!”一凡满脸幸福地笑着,我的幸福感是双份的!
肆
守望有时也是一种无奈。
燕是个美丽的女子,有个爱她的丈夫,当时她25岁还没有孩子,考虑为卵巢肿瘤,因为短时间肿瘤生长速度比较快,有一项肿瘤指标略高,恶性不能排除。
燕和家里人商量后决定去上海手术,术中冰冻提示卵巢交界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仅行了单侧附件切除,术后病理提示灶区癌变,预防性化疗了三个疗程。
一般情况下这种预后都是好的,随访后计划受孕,但是燕停化疗后3个月肿瘤指标又开始上升,PET-CT提示淋巴结转移。
燕便又去上海做了手术。因为腹主动脉淋巴结的转移,分期一下子就变成III期,保留生育功能也就成为一个奢望。做完根治手术和一程化疗后,燕又回到我们科后续治疗。
化疗期间,她一直保持乐观,积极配合治疗,但在停化疗后第11个月,肿瘤指标又开始上升,出现了肺转移。
从那之后燕几乎就没离开过医院,在她化疗反应重、骨髓抑制厉害的时候我会去给她打气,再后来全身转移疼痛难忍时她让我不要再去看她,只记住她美丽的样子就好。
那个时候我是满满的挫败和无力感,而燕对我还是满怀感激!
伍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已经成为许多医生的座右铭。
其实,在我们守望患者的同时,他们也给予了我们治愈、帮助和安慰!
— END —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 赵子卿
审核 | 仇上斌
夜读,带你走进医务人员的心。
【本文作者】
吕秀宁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你在看吗?戳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