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腹泻、腹痛、脸色苍白、乏力、皮肤有淤血……出现任何一项症状,医生往往都给患者开一个血常规化验单。
拿到血常规报告单,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化验单上那么多项目,某些指标还超出了正常值范围,医生是怎么看的,又能为病人提供了什么信息呢?
红细胞可以看做是身体的运输官,负责将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给机体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血常规报告中,红细胞相关的有这几项:
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是不是觉得很复杂?先别急。
我们只需要看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RBC)这两项。如果HGB 和 RBC 的数量减少,患者又出现面色苍白、头昏、气短、食欲不振、乏力等一系列缺氧症状,便有可能是得了贫血。
白细胞是身体的卫士,当细菌或病毒袭击身体时,白细胞就会去冲锋陷阵、保卫身体。
白细胞是 5 种细胞的总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每种细胞的作用方式各有不同。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侵入人体内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等和身体各种坏死的细胞,是血液非特异性防卫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所以在血常规报告中,如果看到中性粒细胞增多,大多可以认定是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能识别出哪些是病毒,把它们包裹起来消灭掉,不让病毒继续捣乱,并且产生相应的抗体,便于下一次直接消灭它们。在淋巴细胞与病毒战斗的过程中,淋巴细胞会大量复制,数量变多,等到病毒被打败之后,淋巴细胞的数量又会恢复到正常值。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由人体骨髓内的巨核细胞产生,而后分泌到血液循环中。它在止血、凝血和伤口愈合中都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月经增多等,严重时可发生咯血、呕血、黑便、甚至脑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肿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增多症则是一种以血小板计数增加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出血倾向及血栓风险等特点的疾病,大部分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都没有不适症状,多数为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进行血常规检查时无意发现血小板升高。现在一般将血小板计数 ≥ 450×109/L 作为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一般白细胞高了预示着有感染的发生,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了表示有贫血的发生,血小板低了代表凝血功能有了问题,需要查明原因。
如果多项血常规指标异常,则提示有可能患上了某种血液方面的疾病。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下血常规的分析,最终的诊断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