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环抱的遂昌牛头山麓,有一个深藏不露的古村落叫“苏旺村”,是一个畲族小村,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当走进这里的凉亭,就会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凉亭的柱子上总是挂着一双草鞋,原来这是行善者的功德行为,是为人们途中鞋子破损而临时接济的,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没有交通工具的年代,鞋子的损耗量非常大,一般平民之家几乎消费不起。但是,山路崎岖,荆棘丛生,能不穿鞋吗?于是先人发明了以草制鞋的技术。农家稻草非稀罕之物,除了少数用于满足耕牛温饱,大多为废弃物,却为制作草鞋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草鞋技术含量低,制作方便,既可以自产自销,也可以批量生产用于市场贸易。于是,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录下了名不见经传的草鞋文化。
一双草鞋具体由鞋经、鞋纬、鼻子、耳朵、后跟、鞋带等要素构成。从制作到使用,关联着生动的民俗故事,说来话长。
从前,一般农家在晚上洗脚前都是赤脚或穿草鞋,无论农活、行路、挑担、休闲都不例外。农家草鞋不仅为自己制作,还要为上门或经过门前的认识或不认识的客人准备。编草鞋虽为粗陋活计,但是由于手巧程度因人而异,制作效果就有着天壤之别。
民间传统,死者出殡上山,上山要行山路。于是,亲人都要为死者穿上一双草鞋,以便他能够从容行路。如今在当地,草鞋还是白喜事礼品店里的必备商品。
另外,苏旺村附近的牛头山麓黄岩坑,曾因开采银矿,地名“银矿山”。古代采出的矿石要晕倒遂昌县城东的金岸村,当时挑运矿石的民工都穿草鞋。传说,金岸村有一个饭店的老板看到民工穿坏了丢弃的草鞋上念满了矿砂,于是想出了一个用破草鞋换粥的主意。民工们把破草鞋带到饭店来换粥吃。而饭店老板每天把收来的破草鞋拿到屋后的一个水池里淘洗,将粘在草鞋上的矿砂洗下来沉淀在水里,洗净的草鞋晒干后还可以烧火。时间长了,饭店老板因洗草鞋积累了大批银矿砂,从此发了财。这个故事一直在当地民间流传。
草鞋,虽然现代已无人使用,但其意义已经历经千年,从古时候的实用功能变成了纯粹的民俗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