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瓷城战贫奔富路醴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湖南省扶贫办

新闻   2020-10-22 12:08:52  

醴陵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千余年来,这里世世代代传承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而今,凭借这一精神,这里又奏响了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合唱”。

四次获评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市、区)、连续三年获评湖南省扶贫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评湖南省“携手奔小康”先进单位……

一项项荣誉实至名归。

人民生活大改善

民生福祉稳增进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醴陵市以民生为本,建好基础设施,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设身处地关心解决贫困户住房、上学、就医、就业等实际问题,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该市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设一条全长98.83公里的旅游扶贫专线,串起沿线9个贫困村;完成“窄路加宽”119.695公里,村组联通公路350公里,所有贫困村和第一类重点面上村主干道全面完成硬化,完成险弯险段的生命防护工程建设673.164公里……一条条通往幸福的道路不断开拓。

改善民生,解决住房为先。针对贫困户住房难、发展难问题,醴陵市坚持将其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相结合,完善配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留得住、住得好、有发展。2013年来,该市完成危房改造6497户,受益人数将近2万人。

保障民生,推进社会综合保障和解决就近就业问题。醴陵市农村低保13072户27725人(其中1624户4518人系2020年新增,2025户4567人为全额低保兜底),城乡低保覆盖率达到3.5%,在全省居于较高水平;新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就业援助岗位1000余个。

“现在月薪有3000元左右,除了自己用,每个月还能拿一部分钱贴补家里。”吴保从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扶贫“自强班”毕业后,被学校推荐到醴陵市橡胶制品厂工作。从2017年开始,醴陵市成立扶贫“自强班”,实行“免学费、免杂费、免生活费、包推荐就业”政策,347名贫困学生受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醴陵市全额出资为所有贫困户缴纳医疗保险,对贫困户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服务”,县域内贫困群众住院费用综合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对慢性病对象全面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中对四类慢性病对象进行重点签约服务;开展“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邀请88名知名医生为贫困人口义务诊疗,惠及4000余人次。

扶贫工作进网格

优质服务零距离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扶贫领域内的新情况、新问题随之出现。为此,醴陵市委、市政府对扶贫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服务,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咨询政策、办理业务,一个热线电话就能搞定。”醴陵市左权镇将军村贫困户匡世常说,“上次住院,就通过服务电话,扶贫干部快速为我开具了贫困户证明,扫描发给了我,省去了很多麻烦。”

醴陵市拥有“市有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镇(街、示范区)有网格化分中心和村(社区)有网格化工作站”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优势,目前全市24个镇(街道、示范区)269个村(社区)建立820个网格队伍,实现100%覆盖。依托该优势,该市专门构建起“市、镇、村、组”四级脱贫攻坚优质服务平台。

其中,在市扶贫办设立扶贫工作分中心,与市网格化中心融合,设置服务窗口,配备15名工作人员,内设投诉受理组、政策解读组、服务热线接听组、扶贫项目建设指导组、信访纠纷调处室,牵头负责接待来访群众、上级反馈的信访举报的处理回复回访,本级信访举报受理办理答复,以及网络和其他媒体的舆情分析、调查、处理、回复。对各类信访诉求,切实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求必应,有责必究”。

在镇(街道、示范区)设立两室,服务电话接听登记室,群众诉求调处室,各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有专门的接待室、有接线员、有信访投诉箱,设置分类服务指南,设置政策业务指导服务宣传窗,负责群众的政策解答,纠纷调处,项目指导等工作。其中服务电话接听与镇级网格联网。

在村(社区)设立优质服务工作站,配备1名脱贫攻坚监督员,有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村由工作队加配1名监督员,同时每村设置信访投诉箱,公布服务流程,设置分类服务指南,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和来电,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并按流程进行处置和回复,实现工作站信息反馈与镇、市网格联网。村民小组明确1-2名优质服务信息员,设立投诉意见箱,公布热线电话,张贴分类服务指南,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镇、村反馈信息,化解基层矛盾,及时做好稳控工作。

分类管理强基础

稳定脱贫固长效

醴陵市共有17个贫困村、11059户贫困户、36533名贫困人口。2017年,1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实现9617户3322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99%降为0.36%。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醴陵市建立健全贫困户分类管理制度,通过精确“扫描”,对全市所有贫困户进行分类管理、因类定策、因户定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帮扶准,从根本上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按照分类标准,我认为张勇属稳定脱贫户,他们一家都很勤劳,购置了小货车用来跑运输,收入来源稳定……”这是发生在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贫困户分类评议会上的一幕,村评议小组根据《醴陵市贫困户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将本村116户贫困户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稳定脱贫户(A类)102户,占总贫困户的87.9%;巩固提升户(B类)9户,占总贫困户的7.8%;重点扶持户(C类)5户,占总贫困户的4.3%。

其中,稳定脱贫户是贫困户中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的技术技能,脱贫后购有商品房、中高档次自建房、轿车等固定资产,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基础,无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就学、就医方面的负担,无大额负债,家庭成员无严重的不良嗜好,家庭中无新判刑入狱成员的“三有四无”对象。巩固提升户是贫困户自身努力程度不够,脱贫质量不高,上岗就业能力不足,脱贫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产业出现变动,收支出现变化的家庭。重点扶持户则是以至2019年尚未脱贫的户为主,一般为深度贫困户,呈现自我就业及创收能力弱,帮扶力度弱,脱贫信心弱,“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多,负债多,各方面困难多的特点。

在推进贫困户分类管理的过程中,醴陵市注重“志智双扶”,结合“脱贫立志、星级创建”,双评合一,统筹推进。重点发挥稳定脱贫户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五我三带”,即扶贫政策我宣讲、文明风尚我引导、公益事业我参与、增收技能我传授、产业就业我带动、以己带人、以户带体、以类带社,提升贫困户信心和思想觉悟,实现脱贫稳定长效。

如今的醴陵,城乡呈现一体繁荣,处处生活便利,一幅富强、美丽、幸福、文明新醴陵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文/张咪 刘勤翰 彭丽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脱贫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新闻 民生 教育 旅游 交通 购物 潮流 美食 汽车 家居 房产 财经 结婚 亲子 健康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