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冲突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爱

亲子   2020-04-22 07:46:21  

观看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读者留言

我是福州的一个家长,孩子12 周岁,初一,男孩。

寒假及疫情这段时间,作息、学习状态不容乐观。主要表象:醒来就手机、作息紊乱、黑白颠倒、喜欢半夜蹲厕所不开灯看手机长达1~2 小时,寒假作业一字未动,网课也不上。

我看着真心一筹莫展,时而脾气暴躁,甚至烦我们说话,很多沟通无效。

我们都在克制自己的情绪,没有打骂吼叫。我每天都打印作业回来,摆在那就是不动手,偶尔带动他在客厅投掷篮球,大约20 分钟,好几天就这个时间才跟我们互动。然后吃饭又抱着手机,说饭后洗澡,后来又玩手机到凌晨3 00 多。有点常态化,生活状态跟学习态度没做好,实在焦虑。

咨询师专业解读

您好,感谢您的留言。

从留言中看出您对孩子的种种状态非常的担心,但还是很努力克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冲孩子大吼大叫。能感受到您非常重视亲子关系,也很在意孩子的心理感受,这是很不容易的。

最近因为疫情的缘故,家长和孩子每天朝夕相处,放大了亲子矛盾。这是现在很多家庭存在的现象,父母们也是心力交瘁,盼望着早点开学,脱离苦海。

您的孩子12 岁刚刚迈入青春期,他的独立意识在增强,会要求更多的自由,也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反抗行为。

这是他们的成长方式,听起来非常残忍。

可事实就是这样,孩子只有通过反抗父母,才能成为自己。

我想从父母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叛逆行为的角度来谈谈您的问题。

儿童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有一句经典的话: 母亲要在孩子的攻击中存活下来。

这句话是说母亲能够承受住孩子的攻击,就是帮孩子从与母亲的共生关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这里的母亲是一个概念名词指的是孩子,重要的照料者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爷爷奶奶等。

这句话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来说说:

一个男孩在商场里看到一个昂贵的玩具,他非常想要。妈妈觉得价格贵了,不给他买。他就大哭大闹,赖着不肯走,同时嘴里还叫着:“我就要买,你是一个坏妈妈,我讨厌你。”

我们看到孩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很受挫。于是他开始攻击妈妈,通过语言和行为。

妈妈如果不能承受孩子的这种攻击,可能会有两种反应:

一是变得勃然大怒,会去指责孩子不讲道理,甚至打孩子一顿。

二是心生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居然不能满足孩子这样小小的要求。在这种自责之下,她有可能去满足孩子。

如果妈妈的内心足够强大,孩子的态度就不会击中她。

她相信自己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那么她也会坚信,这样的拒绝不会伤害到孩子。

她会用一种比较平和轻松的语气说:“好吧我不是一个好妈妈,看来你真的对我很生气,但是此刻我们要回去了”,然后坚定地拉着孩子走了。

这样妈妈就是承受住了孩子的攻击,她也相信孩子能够承受这样的挫折。

这里涉及到两层意思:

一,妈妈知道你不高兴,但没关系,允许你来攻击我。

二,妈妈没有受伤,也没有屈服。妈妈不害怕会破坏掉孩子,内心好妈妈的形象,也不担心孩子会真的受到伤害。事实上孩子受到的伤害总是他人的评判,指责,忽视,暴力,而不是愿望的不满足。

这样的妈妈,就是在孩子的攻击中存活了下来。

这样的存活让孩子逐步分清了什么是内在愿望,什么是外在现实。

曾经有一个16 岁男孩的妈妈,因为拒绝给孩子买一双3000 块的球鞋,纠结了好几天。他一边觉得不应该没有限制的满足孩子,一边又担心孩子内心会受到伤害。

这个过程孩子肯定会有失落和不满,但这些情绪是孩子成长必须要经历的,孩子也有这个能力承受。

“母亲要在孩子的攻击中存活下来”这句话同样适用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对孩子来说,是内心重新建构的一个阶段。

孩子的内心会逐步放弃原初的爱和对象,去向外寻找新的客体。

所以他会变得叛逆,脾气暴躁。他是通过反抗父母的方式来实现跟父母的分离。

甚至不惜用自我破坏的方式,比如不学习,打架,打游戏等等。

父母能够承受住这样的攻击,孩子就能够坦然地做自己,走向外在世界。

如果父母用暴力镇压的方式,孩子就没有办法走向内心的独立。

但如果父母直接缴械投降,对孩子放任自由,孩子会变得无所适从。

青春期孩子的反抗需要一个对象,那就是父母。

父母不要退步,不要放弃重要的原则,直面暴风骤雨。

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太久,过不了几年,孩子就会长大。

那些没有经历过青春叛逆的乖孩子,也许会在成年后甚至40 多岁,才开始经历这样一个叛逆的过程。

所以您经历的都是正常的,说明孩子走在他成长必经的道路上。

您需要做的是不要轻易放弃作为父母的权利,比如设置必要的规则和限制,直面孩子的攻击和不满。

可以跟他辩论,可以去否定他,也可以让他赢,总之就是要在场。

孩子需要听到父母告诉他行为的界限在哪里,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无论怎样父母依然爱他,接纳他。

直面冲突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爱。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 作者简介:冰千里,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书写治疗,接受视频咨询。公众号 冰千里(ID: bingqianli520

  • 李玫瑾:孩子的脾气都是你带出来的!孩子愤怒时, 我们该怎么做?

【读者来信】专栏已上线,诚挚邀请你们和我们倾诉与分享。

01

02

对你有启发就点个在看,并分享出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孩子 父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新闻 民生 教育 旅游 交通 购物 潮流 美食 汽车 家居 房产 财经 结婚 亲子 健康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