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网络大课堂,以“绿水青山的呼唤”生态环保为主题,分“民间湖长”“保护家园”和“垃圾分类”三个部分,与大家一起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体会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形成“绿色行动”的社会共识。
以下是课程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也是一场长期的“战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17年他提出,“河长制”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随后,在一场场河湖治理战役中,各级河长湖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成的过程中,不仅各级干部纷纷担任河长湖长,定期巡河巡湖,一个特殊的群体——“市民河长”“民间湖长”也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河湖保护工作中的新“风景”。我们将寻访一位92岁高龄的“民间湖长”——朱再保。他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被誉为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
这位已过鲐背之年的老人,曾在抗美援朝的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曾因胃癌晚期被医生“判了死刑”,为了环保事业,又一次次奔走四方,把绿色“播种”到人间。老人把与污染作斗争作为人生的另一场“战斗”。在环保“战场”,这名92岁高龄的老兵,一直保持着冲锋的姿态。他用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并承担校外辅导员普及环保理念。
朱爷爷的经历告诉我们: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斗争”,我们时刻要保持高度警惕。
守护好家园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从远古涌向未来,长江黄河奔腾万里、蜿蜒山川,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孕育出浩瀚璀璨的华夏文明。无论涨落荣枯、清浊盛衰,都令中华儿女魂牵梦萦。一泓清水,是地球母亲给予我们的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
近百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对地球的伤害。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本期大课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参与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探讨环境保护的有效举措与行动,履行守护家园的使命。
垃圾分类是一种新型的时尚
“垃圾分类小举动,推进环保大用处”。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生活垃圾每年以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的速度持续上升。垃圾处理的巨大压力、环境的污染、可回收物的浪费,是当前生活的重大的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中国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周传斌先生为大家解析“为什么进行垃圾分类”,通过动画的形式讲解《垃圾分类小知识》,小记 者还将带领大家参观垃圾分类处理过程、倡导全社会人人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形成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小小的举动,大大的情怀”。同学们,在丢垃圾之前不妨先问自己一句,垃圾分类我做到了吗?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家里、从班级教室的垃圾分类做起,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祖国山川生机盎然,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作出小公民的担当!我们坚信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必将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一篇又一篇绿色传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