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则消息,1月份CPI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4%。
估计,大部分人看起来都吓一跳,这么高!
本来,疫情就搞得人心里不舒服,CPI数据一出来,心里更是难受。
其实,没必要过于大惊小怪。
我们可以从CPI数据就可以看出,进入5月份以来,CPI就一直呈飙升之势。
其实,这是由二师兄引起的。
进入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就一直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春节期间猪肉价格甚至超过40元/斤。
众所周知,猪肉价格上涨有两个导火索:一是非洲猪瘟、二是国内环保整治,一些不达标的猪场已经被关闭。
如果把CPI中的猪肉因素给剔除掉的话,通胀率就远没有那么高了,甚至呈现通货紧缩的倾向。
猪肉价格对于CPI的影响之大,与中国人喜欢吃猪肉有关系。
我们每年需要消费5500万吨的猪肉,这个数字是全球猪肉消费的一半。而全球猪肉出口的数字尚不足1000万吨。
也就是说,把所有的猪肉都卖给中国人,也不够我们吃的。
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喂猪。
而喂猪的主要饲料是豆粕。中国的大豆主要靠进口,当然主要的进口国是美国,所以猪肉价格上涨有时候跟大豆价格的上涨也有关系,当然,这次没关系。
在中国存在猪周期,这跟中国生猪的养殖方式息息相关。
由于经济的中国特色,生猪的大面积集中养殖,在中国还不能够达到。这就造成猪肉价格的上涨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欲打破这种周期怪圈,实现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减少生猪的价格波动,就得改变当前的生猪散养模式。
在散养模式下,张三家养两头、李四家养三头,只会使生猪价格的波动剧烈。
而实现生猪的规模养殖,必须加大城市化进程。当然,让老百姓去城市生活,你得让别人有饭吃,否则跑到城市干什么呢?
让对方有饭吃,就得给予对方更多的工作岗位,而只有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才能释放更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我们最终把视线放到工业化进程上面。
当前,我们正面对疫情,个人认为,这不失是一个工业升级的好机会。
还记得吗?2003年的非典,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热潮,那么2020年的疫情,很可能开启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进程。当然,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1、我们要解决与美国的金融战难题。4月1日,我们将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这对于我们是机遇也是挑战,用好外资就是蜜糖,用不好外资就是毒药。
2、进一步出清债务。2015-2016年的大放水,使得2019、2020年部分企业面临债务违约问题。这些债务不仅包括企业债、公司债也包括地方债。今年,一定会有部分公司出现债务危机,但是我们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因此出现倾斜,只要出清这些问题,我们的金融体系才会更加健康。
3、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优化。本次疫情也是检验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试金石。治理能力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跟前面提出的“四个现代化”还不太一样,他牵涉到制度、精神与人的层面。
不管怎么说,正如权威人士所说,中国经历L型,大概率事件我们处于L型的一横,只要再加把劲,一定能够实现超越。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