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头条】1100家公司、1589亿元 A股回购风起)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周一帆 10月中旬以来,沪指在3000点附近窄幅震荡,缩量调整的A股市场上,却掀起了一股热潮——上市公司密集发声,拟付出真金白银回购股份;基金公司等资管机构也纷纷公告“出手”自购。
10月21日,纺织制造行业龙头轻纺城(600790.SH)公告称,拟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4.1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8.06亿元(含)。
这只是近期A股披露的诸多回购案中的一宗。今年以来,伴随着A股市场跌跌不休,上市公司回购股份“风生水起”。尤其是10月14日A股回购新规发布后,上市公司们更是纷纷加入回购大军。
Wind数据显示,10月14日至10月20日,A股发布回购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累计为76家。从全年来看,根据中金公司数据,2022年至今,A股上市公司共回购1510次,涉及上市公司1100家,回购金额1589亿元,回购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5%。
类似的情形也在港股市场上演。根据统计,港股上市公司今年累计回购金额达到753.6亿港元。数据显示,年内A股、港股年度回购金额已创历史新高。
此外,多家资管机构也挥起了回购大旗。继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等10余家公募机构10月17日发布自购公告后,18日,博时基金、睿远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机构继续出手自购,19日,中融基金、瑞达基金也宣布自购。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各资管机构自购金额已近100亿元。
A股、港股回购创新高
2022年以来,伴随着A股、港股指数震荡下跌,A股、港股年度回购金额创出历史新高。
在今年参与回购行动的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816家回购金额超过百万元,188家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亿元。荣盛石化(002493.SZ)、美的集团(000333.SZ)、恒力石化(600346.SH)、顺丰控股(002352.SZ)、比亚迪(002594.SZ)、海尔智家(600690.SH)等13家公司已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今,回购金额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家用电器、医药生物、电子,发布回购计划公司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年内港股回购金额亦创历史新高。2022年以来至10月20日,港股回购上市公司为213家,回购金额为753.6亿港元。而相比2021年全年,仅有188家公司实施回购,回购股份数量48.15亿股,回购总金额为380.68亿港元。
回购潮的背后,是2022年证券市场的普跌行情。今年以来至10月20日,上证指数跌16.61%、深圳综指跌22.07%,恒生指数的跌幅为30.42%。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2022年初至10月17日,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三个行业分别平均跌幅为21.57%、34.46%、29.15%。跌幅在31个行业分类中垫底。其中,电子行业跌幅为倒数第一。
回顾历年A股的回购情况,中金公司数据显示,2005至2012年,A股股份回购预案数量较少,有37次,完成股份回购的公司只有10家,合计回购金额为78亿元;2013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预案数量持续提升,由2013年的106次提升至2017年的614次,期间完成股份回购的公司有1431次,合计回购金额为372亿元;2018年股份回购制度进一步优化,叠加市场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预案数量提升至1290次;2019年至今,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预案数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年均回购预案数量在1200次以上,期间完成股份回购共5511次,合计回购金额4056亿元。
分行业来看,历史上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行业回购相对活跃。
政策暖风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做出回购动作,与监管对上市公司回购“松绑”有关。2022年10月14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部分条款进行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规发布后一周,至10月21日,有超过12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与回购相关的公告。
对于回购新规的条件变化,中金公司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回购条件,调整股价波动限制要求。将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回购触发条件之一,由“连续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到30%”调整为“跌幅累计达到25%”;第二,放宽回购实施条件,缩短新上市公司可回购时间限制。将新上市公司回购实施条件,由“上市满一年”调整为“上市满六个月”;第三,明确回购与再融资交叉时的限制区间。明确仅在再融资取得核准或者注册并启动发行至新增股份完成登记前,不得实施回购;第四,优化禁止回购“窗口期”的规定,较此前有所缩短。新规拟将季度报告、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窗口期由“公告前十个交易日内”调整为“公告前五个交易日内”。
中金公司认为,此次回购新规进一步放宽了回购条件、实施条件、禁止回购窗口期,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包容性与便利性,激发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的积极性。增持新规减少了董监高交易公司股票的时间限制,也有助于提升董监高增持公司股份的灵活度与便捷性。回购与增持在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建立健全投资者回报机制、降低市场波动稳定投资者信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规则调整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多家券商认为,回购和增持的门槛降低将引导更多公司参与回购和增持,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回购增持积极性、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等。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上市公司回购的主要目的是稳定股价。回购新规可以促进上市公司回购更加便利、更加规范,同时减少一些回购限制。但是上市公司不会因为这些政策的改变,就大幅增加回购规模。回购规模大多是受股价影响。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回顾历史来看,监管通常在市场相对低迷的时期对回购政策实施松绑,政策时点与股市低点基本对应,释放积极的政策维稳信号,信号意义大于规模意义。
回购新规增强市场信心
轻纺城在公告中谈及回购股份的目的即,“为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稳定资本市场,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体现公司对长期内在价值的坚定信心,让投资者对公司长期内在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推动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向公司长期内在价值的合理回归”,并称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等。
这样的表述在诸多上市公司回购公告中较为有代表性。
“上市公司回购潮背后,一方面是认为公司当前价值被严重低估;另一方面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回购股份进行注销或者股权激励。”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底部特征非常明显,上市公司三季报悲观预期也在股价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因此对于公司而言是非常好的回购时机。”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今年A股回购金额主要集中在央企国企控股和基本面稳定的上市公司中,并呈现一定的结构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5日,医药、机械和计算机行业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数量最多,通信、家电、计算机行业发布预案的公司数量占比最高,超过30%,发布预案的公司2022年以来的涨跌幅中位数为-22.4%,市值中位数为70.8亿元。
对此,格上富信高级宏观研究员谈叶辉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资委在今年5月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提出了“依法依规、适时运用上市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增减持等手段,引导上市公司价值合理回归,助力企业良性发展”等要求。
谈及回购的背后,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教授郑荣年分析表示,“2018年10月新《公司法》修订后,A股回购逐步常态化。近期A股出现的回购潮背后,显现上市公司多基于市值管理和股权激励为目的,通过公开市场集中竞价主动开展股份回购,而港股市场则可能多为市值管理目的。”
郑荣年强调称,“总的来说,上市公司回购行为对于判断市场的短期趋势是一个较好的指标,但不是所有的回购行为都会导致股价上涨。回购行为对于股价的长期影响也存在着不同的结论,需要小心甄别。”
投资风口已至?
随着上市公司回购潮起,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投资的风口已至。
中金公司认为,资本市场改革有助于改善当前市场情绪,当前市场中期机会大于风险。
谈叶辉表示,“在市场情绪低迷之际,回购制度的优化叠加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力度毫无疑问将极大地增强投资人的信心,也会提升A股市场的吸引力,但回购的核心还是在于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目前无论A股还是港股,在传统出白马股的医药、医疗、家电等板块,已经有大量优质的企业股价被错杀,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出现了难得一遇的投资机会。”
从白马股表现来看,截至10月21日,Wind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上证50创下新低。科创50、创业板50、深证100分别跌幅度为30.77%、28.68、27.85。
在港股方面,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基金经理李志武对于后市的发展较为乐观。
在他看来,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市场已经进入了极为难得的布局良机。如前所述,港股的估值接近历史悲观极值点位置,安全边际极高,历史经验看,这种极值位置往后的回报无论是胜率还是赔率都相当可观。目前来看,所有冲击已经大部分反映在股价上,冲击最猛烈的时候已经过去或者即将过去;最后,从周期角度看,熊市底部无不是各种利空横飞,牛市顶部都是欢欣鼓舞,但利空终究会过去,黎明终究会到来,只要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时间大概率是朋友。“板块方面,由于港股的各个行业都出现了无差别下跌,长期看整体都具有贝塔机会,其中,我们更看好符合国家转型方向的长期成长性行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此外,由于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面临重塑,建议关注国家安全(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等)发展角度下的投资机会,如油运、火电、芯片行业等;短期看,可以关注海外衰退预期下的受益行业,如黄金等。”李志武表示。
今年以来,截至10月21日,恒生指数跌幅超30%,恒生科技指数的跌幅超45%。分行业来看,香港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相关软件与服务的跌幅超48%、香港商业和专业服务、香港技术硬件与设备的跌幅超45%。
回顾历次回购潮后的市场表现,方正证券统计发现,股票回购短期内对股价影响较小,长期来看存在支撑作用。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后,短期内对股价影响较小(不考虑预案日当天涨跌幅影响),半年后、一年后分别达到5.09%、13.18%的平均收益,一年后形成5.27%的平均超额收益。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低估值公司更倾向于开启股票回购,向市场释放股价被低估信号。低估值公司在回购预案发布后股价上行幅度更大,且短期内走势要好于高估值公司。市盈率分位数位于0%-10%区间内的上市公司,回购预案发布后持续获得正超额收益,且收益远高于其他估值区间。随着估值区间增高,回购后获得负超额收益的概率上升,且长期来看,也未必获得正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