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大酒就没事了?调查978万人发现:常喝小酒更伤身

健康   2022-02-04 17:19:03  

不喝“大酒”就没事了?调查978万人发现:“常喝小酒”更伤身

“爸,你咋天天喝酒,喝酒对身体不好”,女儿欣欣劝道。

“哎呀,一边去,你个小丫头片子懂啥,我这喝的白酒,人养生文章上都写了,喝点白酒对身体有好处”,老王反驳道。

“那都是骗人的,到时身体出问题我可不管你”欣欣生气地说道。

“哎,咋说话呢你这丫头,我这一天也才喝一两杯,能有啥问题啊,到时真出问题,你爸也不用你管,行了吧”老王火也上来了。父女俩因为喝酒的问题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不少人还在坚持“小酌怡情,大饮伤身”的想法,实际上,“常喝小酒”其实比“偶尔喝大酒”更伤身!不相信的话,让我们来看一项研究。

一、978万人研究:常喝小酒更伤身

不久前,《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刊登了一项由韩国开展的研究,该研究征集了978万人,随访8年,意在观察饮酒频率对房颤的影响。

最终发现:被诊断为房颤的患者中,无论年龄、性别,与偶尔“喝大酒”的人相比,每天饮酒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都更大。1周饮酒量每增加1ml,房颤风险可增加2%,而每周饮酒≤1次的参试者风险最小

另外,一项发表在全球知名医学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由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领导的一项随访了近14年的研究也表明,即便每天少量饮酒(1杯/天),与完全不喝酒的人相比,发生房颤风险也提升16%

可见,你以为的小酌怡情只是你的“一厢情愿”,每天即使只是“小酌”,频繁饮酒依旧很伤身。

二、喝酒容易“上脸”的人,更易患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的朋友或者同事,就算只是小小一杯酒,脸也会一下子变红。有研究发现,这一类人患癌的风险会更高。

《Science》上刊登了一项由日本东京大学开展的研究发现:喝酒易“上脸”的人,更易患癌

研究指出:中国人携带ALDH2突变者远高于其它国家,而这种基因缺陷者,代谢酒精能力差,易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不仅容易导致人体皮肤潮红和发炎反应,也更易发生胃癌。

那对于这一类人,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呢?最佳答案:那就是不喝。

全球顶尖杂志《柳叶刀》明确指出:每天0酒量,对人们的总体健康影响最小。所以,想要不受酒精危害,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它。

三、酒后出现这2个症状,警惕酒后猝死

喝酒猝死的案例屡屡出现,但还是很多人放不下,强烈提醒大家,酒后出现这2个症状,警惕酒后猝死。

1、呼吸困难

过量饮酒,可刺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其活性增强,升高血压,增加脑部血流量,很容易引发脑出血,让饮酒者嘴唇变青紫色、意识模糊、呼吸费力,如没有及时察觉,可能危急生命。

2、上腹出现剧痛

酒后出现上腹出现剧痛要警惕急性胰腺炎,主要因酒精刺激胃酸分泌,使胰腺分泌增多引起,如没有及时治疗,可诱发心脏停博或猝死。

所以,酒后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最好尽快就医,采取救治措施,以免悲剧发生。

四、3招有效降低酒精带来的伤害

有时候在一些“生意场”上,难免会碰到一些要喝酒的场合,既然要喝,那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小技巧,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

1、小口喝酒,别喝太快

喝酒时,注意控制速度,建议小口、慢点喝。一通猛灌,在同等饮酒量下,不仅容易醉,而且对胃、肝等器官的损伤更大。

2、不要空腹喝酒

空着肚子“奋战”是一件很傻的事情,对胃的刺激很大,所以喝酒前最好垫垫肚子,喝些糖水或者吃些馒头、米饭等,有助于延缓酒精的吸收,减少对胃壁的刺激,减少喝酒的伤害。

3、酒后可适量喝蜂蜜水

大量饮酒,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进而消耗大量的血糖,易出现酒后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不适,继而使大脑缺乏能量,引发昏迷等危险情况,所以酒精可适量喝一点蜂蜜水,补充能量。

总结:喝酒,给你带来“快感”的往往是暂时的,但给你的健康带来的伤害确实长远的,而所谓的醒酒措施只是一种降低酒精伤害的补救方法,并不是长久之技,所以,想要身体健康,大家最好还是别喝酒。

参考资料:

[1]《一项涉及978万人的研究告诉你:“常喝酒”比“喝大酒”更伤身》. 生命时报 .2019-12-17

[2]《喝酒易脸红的人,患胃癌的风险可能比别人高》. 生命时报. 2021-03-12

[3]《"喝酒脸红"和"喝酒脸白",到底谁更能喝?终于有答案了》.科普中国 .2021-07-24

参考资料:

[1]《一项涉及978万人的研究告诉你:“常喝酒”比“喝大酒”更伤身》. 生命时报 .2019-12-17

[2]《喝酒易脸红的人,患胃癌的风险可能比别人高》. 生命时报. 2021-03-12

[3]《"喝酒脸红"和"喝酒脸白",到底谁更能喝?终于有答案了》.科普中国 .2021-07-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发现 调查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新闻 民生 教育 旅游 交通 购物 潮流 美食 汽车 家居 房产 财经 结婚 亲子 健康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