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丨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通往天上的门洞,还有玻璃栈道哦!

杂谈   2021-05-10 17:43:25  

那一个大大的天门洞是他的标志

还有贴壁悬空的玻璃栈道

超级刺激哦

考验你的心脏承受力啦!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游览景区时,须乘坐长达约7500米的索道,你可以在缆车中俯瞰脚下盘旋在峭壁之间的通天大道和山中美景。胆大的还可以走一走贴壁悬空的玻璃栈道,体验凌空行走的刺激。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张家界城区较近,山中的天门洞是天然穿山溶洞,当地民众认为从这里可以直达天庭。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天门洞并不是全年开放的,在每年的冬季,由于下雪道路结冰,天门洞以及通往天门洞的通天大道(99个弯的盘山公路)都会关闭。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处处古树参天,藤蔓缠绕。景区分为天门洞、中线、东线和西线景区等几个主要区域。游客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体力选择不同的线路和区域游玩。

中线的核心景点是天门山寺,寺附近的“求儿洞”,民间传说送子观音在此显圣,虔心许愿可求儿女;西线的亮点是一段长约60米的“玻璃栈道”,建在悬崖峭壁上,脚下的道路全部用透明玻璃建成,走在上面,看到脚下的万丈深谷,胆战心惊之余,感受凌空行走的快乐;东线以原始森林为主,如今也开辟出一条150米的玻璃栈道。

景区内不能住宿,所以只能在一天内游玩完毕。在天门山寺附近有“樱桃湾餐厅”,这里提供小吃和快餐。

在天门山索道下站附近,有交通车可以到“峡谷大剧场”,在这里可以观看实景演出、魔幻音乐剧《天门狐仙》。该故事改编自神话传说《刘海砍樵》,讲述了一段感天动地的人狐之恋。现场音乐、灯光烘托,以及超大月亮、狐精变幻、漫天飞雪、高空飞桥等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场景,将这段传奇的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天门洞

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131.5米,宽37米,纵深30 米。洞北面顶部边缘,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东侧是高约200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

折叠通天大道

2005年5月,从张家界市通往天门山的天门洞的"通天大道"竣工。通天大道共计99道弯,全长10公里多,海拔从200米,上升到1200多米。弯道多处有180度的急转弯回廊盘绕!有"天下公路第一奇观"之称,被公认为"全国十大盘山公路之首"。

通天大道以天门山标志门为起点,一直通达天门洞脚下,全长 10.77 公里 。但就在这么短的距离里,它的海拔却从 200 米 急剧提升到了 1300 米,大道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180 度的急弯此消而彼长,层层叠起," 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 ",中国书法协会常务副会长沈鹏先生走过通天大道后欣然为其题字"曲道通天",字体遒劲挺拔,与通天大道的奇绝天下相融为一体。

折叠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悬于天门山山顶西线,长60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是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继悬于峭壁之上的鬼谷栈道、凭空伸出的玻璃眺望台、从玻璃台可以看见下面。玻璃台伸出栈道有4-5米,专供游玻璃栈道人拍照、横跨峡谷的木质吊桥后打造的又一试胆力作。

这条看着就让人腿软的玻璃栈道给人带来的刺激震撼感可与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峡谷玻璃走廊"天空之路"媲美。

晴天时,蓝天和白云的倒影铺满了整条栈道,让人在对脚下的透明战战兢兢之余,更乐享于踏云而行的快感;云雾天气,玻璃栈道则在雾中若隐若现,天上人间的美景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折叠鬼谷栈道

鬼谷栈道,位于觅仙奇境景区,因悬于鬼谷洞上侧的峭壁沿线而得名。

栈道全长1600米,平均海拔为1400米,起点是倚虹关,终点到小天门。与其他栈道不同的是,鬼谷栈道全线既不在悬崖之巅,也不在悬崖之侧,而鬼谷栈道是全线都立于万丈悬崖的中间,给人以与悬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觉。

站在栈道上俯瞰群山,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由于天门山是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特别丰富,加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所以,在这条栈道上更能找到一种在乘坐直升飞机飞越热带雨林大峡谷的感觉,这平时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场景,在这里能让你身临其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邮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玻璃 张家界 国家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首页
栏目
首页 新闻 民生 教育 旅游 交通 购物 潮流 美食 汽车 家居 房产 财经 结婚 亲子 健康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