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懒惰的孩子VS勤奋的孩子
疫情期间,橙子天天在家呆着,运动量减少了很多,体重蹭蹭涨了好几斤,体能也明显下降很多。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橙子爸爸就想着带橙子出去锻炼身体。
橙子嫌爸爸总是动不动就讲一堆大道理,不愿意和他出门。
好说歹说,勉强答应了,却说:锻炼可以,但是我不跑步、不踢球、不练功!
这些都不做还怎么锻炼身体?
橙子爸爸就有些恼火,又开始絮叨:“你看看你这身体,还不锻炼!你就在家窝着吧,我不管了!”
以往一发火,橙子碍于爸爸的威严,纵有千般不情愿,也不得不按照爸爸的意思来。
最近,橙子明显有了变化:你吼你的,我就是不出门。你不想管,那正好,你就别管了。
很明显,孩子长大了,靠武力威慑已经不太管用了。
那天,又一次因为锻炼的事,父子俩僵持不下。
我多少能体会到橙子的想法。
他不愿意去锻炼,原因有两个:一是不愿意单独和爸爸在一起,二是觉得锻炼没意思,又热又累,懒得去。
怎么破?
我想,这几个月下来,我的运动量也减少了很多,明显感到身体需要运动,不如我也加入他们的锻炼吧。当橙子爸爸想唠叨橙子时,我多少能起到一些缓冲作用。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怎么让锻炼变得有趣一些呢?
想来想去,灵感闪现:三个人正好可以玩丢沙包。这可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之一。
我问橙子:“要不,咱们仨玩丢沙包,怎么样?”
橙子一见妈妈也参与进来,玩的还是对他来说很新鲜的游戏,就爽快地同意了。
我临时缝了一个沙包,一家三口就在小区的空地上玩起来。
虽说好多年不玩,但很快就找回当年的感觉了,我和橙子爸爸玩得游刃有余,感觉年轻了二十岁。
橙子也玩得很开心,他最喜欢当躲沙包的人。小孩在我们的两面夹击下,左躲右闪,腾挪跳跃,很快就玩得满头大汗。
打中了,要换人,小孩耍赖皮,说再加三条命。
好,再加五条命都行,就是要让你多运动。
看到效果不错,第二天,我带着橙子又买了两个沙包,顺便还买了板羽球、长跳绳——都是平时很少玩、有些新鲜感的。每天锻炼时,就把这些家什都带上,换着花样玩。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效果是杠杠的。
橙子对锻炼这件事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以前都是催着他锻炼,现在变成他催我们锻炼。我偶尔犯懒不想去,他还不干。
确切地说,他不觉得这是在“锻炼”,而是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我想,管它是锻炼还是玩,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就行。
02
三板斧VS黔驴技穷
这件事让我有所思考:当孩子不愿意做一件事时,家长该怎样应对?
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就是三板斧:讲道理,发脾气,实在不行就揍一顿。
这些招数,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好用,但是,当孩子长到十一二岁,即将进入青春期,个头都快赶上大人了,你会发现,三板斧开始失效了。
你讲道理,他嫌烦。
你发脾气,他不睬你。
你动用武力,他可以和你对着干。
很多家长因此黔驴技穷,无计可施,明明知道三板斧不管用,但又不会更好的办法,只能一遍遍无效地重复,和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僵。
最终变得无话可说,无计可施。
当教育走进死胡同,就是在提示父母:你的导航(教育理念)出现问题了。
一个人的信念,就是他言行的导航系统。
不同的信念,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孩子,做出不一样的反应——或者带你走上康庄大道,或者让你撞上南墙。
如何调整信念?
我想,每个家长都可以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它们会帮助你校正方向。
03
独立个体VS听指令的机器
第一个问题:
在你的眼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还是一个按指令行事的机器?
如果你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一个和你一样,有自己的想法、感受、独立意志的人,你就自然生发出对生命的尊重,你会愿意去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他的理由是什么。
这个理由,不是表面的借口,也没有对错之分,而是一个生命内在的情感需求。
比如,橙子不愿意锻炼身体。如果从他的角度去感受,就会明白,他觉得和爸爸锻炼很没意思,不是跑步就是踢球,时间长了很无聊。
看到这一点,就找到了解题思路——想办法让锻炼身体这件事变得有趣起来。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橙子觉得好玩时,他内在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就对锻炼这件事变得积极主动了。
与此相对,如果你把孩子看作一个执行命令的机器,那么,当这台机器不执行你的命令时,你就认为,这个机器出问题了。
有问题就是不正常的、不好的、错误的,得想办法修理好它。
孩子不愿意锻炼身体,这就是一个问题。
打也好,骂也好,只要孩子去锻炼了,哪怕是不情不愿,也没关系——反正机器已经按照你的指令运转了,问题消失了,这就可以了。
你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个体,还是看作一台机器,决定了你会如何应对所谓的“问题”——
是把问题看作内心需求的表达,还是看作错误和故障;
是满足需求转化问题,还是千方百计消除问题;
是焦点在人,还是焦点在事。
04
性本向善VS性本向恶
第二个问题:
你认为孩子本性向善还是本性向恶?
换句话说,你是否相信每个人都有向善向上的本性?
当橙子不愿意去锻炼身体,如果我认为,人的本性是一有机会就想堕落,就会想:
1. 我让他锻炼,他就不去,他就是不听话,就是诚心和我作对。
这么一想,自然气不打一处来,把孩子放在了对立面——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必须要压服他,让他知道规矩。
2. 道理已经讲了无数遍,他还是不愿意锻炼,他就是懒,就是自甘堕落。
这么一想,就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要严加管教,不能任由他来,否则一放手,孩子就会堕落得一塌糊涂,无可救药。
与之相对,如果我认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内心中都有向上向善的本性,只是有时候做得不够好,或者暂时没有被调动起来,
那么,面对孩子的“问题”,我的心态就会更平和,就会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他的内在动力上。
在橙子的学习上,我就看到了这两种不同的信念导致的不同结果。
橙子前段时间报了小升初的衔接班,短短几天功夫,橙子就喜欢上了这几位老师。
老师们既有热情又有办法,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得高高的。
比如,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老师设置了回答问题的规则:最先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掷一次骰子,掷到几个点,就加几分。
这可太刺激了。
孩子们都抢着回答,为了能回答正确,学得特别投入。
有一次,橙子回答错了,还是前一天刚讲过的知识点。
老师没有说他,而是略带“幽怨“地唱了一句:“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橙子被逗得哈哈直笑,又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我在心里给老师点了个赞——你能感觉到,她对孩子是信任的,是欣赏的,所以可以很幽默地处理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觉得既好玩,又不伤自尊,还意识到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
比起板着脸批评“昨天刚讲过,你怎么又忘了”,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与之相对的,是另一家机构的一位老师。
整堂课,这位老师基本只做两件事:讲题和维持课堂纪律。
每隔几分钟,他就要吼一次。
上一秒正讲着题,下一秒就神色一凛,指着一个孩子:还说话?站起来听!这么大了,还要我整天强调课堂纪律吗?
一堂课下来,班上总要站着几个孩子。
不能说这位老师不负责任,他讲课思路也很清晰,只是,你能感觉到,在他的观念里,这些孩子自律性太差了,一不留神就会捣乱不听课,所以他必须要管,要吼,让孩子有所畏惧。
结果就是,上他的课,我作为陪读的家长,都精神紧张,烦躁不已,何况孩子。
两种老师,截然不同的教学风格,一个严格管理,严厉打压;一个积极引导,春风化雨。
前者的课堂上,学生们看上去很“乖”,但小状况不断;后者的课堂上,学生们神采奕奕,学习热情高涨。
是学生素质有差异吗?显然不是。
是老师们的信念创造了迥异的现实。
你认为孩子性本善,就会想办法激发他向善向好的一面;
你认为孩子本性趋向堕落,就会防微杜渐、严厉打压每一个坏苗头。
最终,你会得到一个你“理想”中的孩子。
当孩子还小,他们没有太多力气反抗,家长的三板斧用起来还是很趁手的。
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大,他们的意志越来越凸显,你会觉得教育孩子越来越棘手,越来越力不从心。
怎么办?
不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是反观自身,检查一下自己的信念系统是否偏离了方向。
不妨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
1. 你是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还是一台机器?
2. 你认为孩子本性向善还是本性向恶?
你的回答,会决定你和孩子未来的关系走向。
复旦附中校长大声疾呼:家长们停一停吧,否则孩子就毁了
如果觉得有收获,
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