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事事都依照他们的意愿,
不仅不会成就孩子,反而会打乱他们正常成长的节奏。
◐
你家孩子用的手机,花了多少钱?
福建泉州一个15岁女孩,为了买手机,向父亲索要了5000元。
父亲给了她3000元,她嫌少,便登上6层公寓的天台,欲跳楼轻生。
公安和消防赶到的时候,她正站在天台边缘,情况十分危急。
救援人员一边马上在地上撑起救生气垫,一边派人密切关注楼顶情况。
女孩的父亲也站在楼顶劝说女孩,但显然没有用,女孩突然张开双臂,毫不犹豫地一跃而下。
幸亏下面有救生垫,她才没有遭遇生命危险。
据悉,这不是父女俩第一次因为手机的问题起争执。
此前女孩就因买手机跟父亲吵过一次,后来她离家出走了。
几天后女孩回到家旧事重提,父女俩又吵起来,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评论区都很心疼父亲,觉得女孩不懂得父母的辛苦,不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不容易。
可是,能养出如此任性不懂事的孩子,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一定是有责任的。
父母,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而对孩子最好的爱,并不是毫无保留的付出。
想让孩子对自己的付出感同深受,把孩子自私、任性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聪明的父母懂得趁早让孩子尝尝生活的这三种苦。
让孩子尝尝“赚钱难”的苦
从小懂得体贴并感激父母
《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一书指出:
“孩子只知道钱是一张纸,是过年时的压岁钱、过生日时的红包,却不知道钱是劳动所得,需要付出汗水。”
15岁的孩子也许懂得赚钱不易,但5000元究竟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她大概并没有切身体会。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亲自体验劳动的苦,亲自感受父母赚钱养家的不容易。
有一句老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一个孩子如果能吃苦,那么他长大后绝对过得不会太差,因为他们从小就懂得通过吃苦磨练自己,也不父母太过担心自己,做任何事都比较独立,这样的孩子一般将来都会很有出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孩子基本都不愁吃不愁穿,每天过得无忧无虑的,这样看似对孩子好,但其实导致孩子体会不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对未来也没有什么顾虑。所以建议要让孩子吃一点物质生活上的苦,让他明白现实社会有多难,这样可以让孩子对自己也有一个争取的认识,让他从小就产生一种“危机感”,激发孩子的斗志。
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未必能听得进去。
让孩子亲自体验劳动的辛苦,他才能对父母的辛苦感同身受。
河北沧州有个小男孩,放暑假后,妈妈把他带到自己工作的工厂,专门让他体验生活。
男孩有模有样地学着妈妈做事,才干了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便对妈妈说:“妈妈,这钱可太不好挣了,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挣钱。”
现在的孩子,都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没缺过钱,不食人间疾苦。
所以他们更需要体验生活,明白父母的不容易。
暑假正是孩子体验生活的大好时机,家长不如多创造一些机会,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或者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用体验式教育,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是凭空得来的。
千万不要不舍得用孩子,他尝到的每一点生活的苦,未来都会变成对你的体贴与感激。
让孩子尝尝“被拒绝”的苦
早日明白任性不是万能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祝福别人心想事成、称心如意、学业有成等等,总之祝福一串,没有一样是不好的,家庭和睦、事业有成,更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同样知道,这些美好的祝愿是不容易达成的,在大多数状况下我们也都能接受现实中的不如意,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
但是如果这样的不如意发生在孩子的身上呢?孩子想要的玩具没有给他买,想吃的菜没有给他做,想玩的游戏没有给他玩,他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知道有的家庭把孩子当成全家人的中心:
认知上,没有意识到孩子是需要在家里得到锻炼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很多父母或者帮助带孩子的老人,看到孩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哭闹得非常厉害得时候,立刻脑子里面响起了对自己的质疑和评判:“我让孩子这么伤心,我还是个好爸爸、妈妈吗?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对一个很爱孩子的家长来说,这是自己认知上的软肋,也直接点燃自己的负面情绪。
情感上,很多父母其实自己是缺乏比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的,也不太知道怎么帮助孩子调节。而当孩子心愿没能满足,激烈的表达情绪时,父母自己的挫败感,无助感等负面情绪是会马上被激起来的。因此对孩子缴械投降,满足孩子的愿望,是能够最快让自己免受负面情绪困扰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应对上,有些父母不太熟悉用孩子听得懂,能够接受的方式调动孩子积极性,引导孩子想出解决他们问题的方法。试了几种方法没效果之后就只好采用自己体验过的最有效的方法:对孩子妥协。这样的做法让孩子错误的以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只要他喜欢,都是可以伸手就来的;
当然,也有的家庭注重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延迟孩子的满足感,为了早日让孩子体会到社会的残酷,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的结果不会都按着自己的心意来,选择了“打击”式的教育方法。孩子无论做什么、要什么,都会告诉孩子不行,不好,不可以。久而久之,孩子确实不以自己为中心了,却让自己变得边缘化,性格上产生自卑,甚至伤害到孩子的情感,让孩子变得消极、自暴自弃,这样做也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孩子在接受这个事实的同时,还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
做为父母我们必须清楚一点:意识到世界不如自己所想,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步,同时也是我们向这个社会妥协的一步。当我们要把这种思维传达给孩子时,要明白这种挫败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包括失望、愤怒与难过。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情绪减小,最好能够转化为积极正面的情绪。
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让他了解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顺从自己的心意:
1、要求的合理性: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家长需要判断这个要求的合理性。如果孩子的要求可以帮助他在这个年龄阶段受益,就可以答应孩子。如果这个要求对于孩子只有坏处,或者超出父母承受范围,就得告诉他,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坚决不能答应。
2、需要和想要:家长需要分清楚,什么是孩子需要的,什么是孩子想要的。需要的东西,一定是要满足的,但有一些孩子想要的东西,可能本身并不是真的喜欢,而是看到别人有,出于虚荣心,于是也想要,这样的要求就不能答应。
3、孩子提要求的方式:孩子在提要求的时候,如果能心平气和地讲出道理,就可以考虑满足他,因为这也是培养他提要求的一种方式。如果孩子习惯用大喊大叫、不给不行,甚至在地上撒泼打滚来迫使家长满足自己的需求,则要坚定地拒绝,如果因此满足他,会造成让他认为只要撒泼打滚就能被满足的错误观念。
归根结底,家长需要一套规则来限定孩子的需求,这个规则可以有一定弹性,但不能通过嘴巴告诉孩子,而应该从行为上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只有当孩子明确了解到哪些父母会答应,哪些又是父母一定不会答应的,才会让他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顺自己的心意。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点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
1、努力就会有回报:有时候家长并不是不能接受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不希望孩子不劳而获。因此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这并不是不可能,但需要看孩子付出多少的努力。
比如在和孩子下棋的时候,有些孩子无法接受失败,气馁地不下了或掀翻棋盘,这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思考一下,适当地让孩子赢一盘,让孩子体会到思考的乐趣。还让他意识到,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2、没有人是万能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人就是他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孩子觉得事事都能顺自己心意,本质上还是觉得家长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很多父母也喜欢在孩子面前营造万能的假象,享受被孩子崇拜的感觉,其实并不一定有益。
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明白自己并不是万能的,因此也无法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告诉孩子自己做不到其实并不丢脸,相对于做孩子眼里的英雄,做孩子的朋友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其实,现在很多家长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也是一种偷懒的教育方法。孩子要什么买什么,说到底就是掏钱刷卡的事情。但如何让孩子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事事顺心,并帮助他乐观面对,建立良好的心态,则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成为榜样的决心,这是很多家长不愿意去做的。
让孩子尝尝“不被重视”的苦
杜绝孩子形成自私的习惯
事件发生后,网友@祝你平安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好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疫情期间,他女儿在家上网课,需要手机打卡、作业拍照。
他就给女儿买了一部新手机,价值三千。
同事却说:
“不要给她新的,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吃好的、用好的’的优先权,这样她反而不会感恩。”
他觉得同事的话很有道理,就把自己用了两年的旧手机给女儿用了,女儿依然很高兴。
女儿的同学中有很多土豪家庭,年级考试前10家长就给买苹果12,前25就给买新衣服。
可是在他家里,他很少会给孩子物质奖励,吃饭的时候不会特意依照她的口味来,平常给她买衣服买鞋也是和自己一个消费水准。
所以,女儿从来不攀比也不自卑,这让他很是欣慰。
再爱孩子,也别让他的地位比父母高,享受特殊待遇。
这样他才会懂规矩、敬父母,而不是眼里只有自己。
有一年春节,李玫瑾带女儿回老家团聚。看电视的时候她拿了一个橘子剥,女儿就站在她跟前等着吃。
李玫瑾剥了一瓣,让她给爷爷送过去,女儿有点不情愿。
李玫瑾说:“你要不给爷爷吃,我后面剥的就不给你。”
姑姑这时候牵着她的手,说我们一起给爷爷送过去,女儿就顺势跟了过去。爷爷很高兴,就夸了她。
这时候李玫瑾剥好第二瓣,又让她给奶奶送过去,女儿这次痛快地拿给了奶奶。
接下来,第三瓣她送给了大姑,第四瓣给了爸爸。直到现场所有亲人发了一圈,李玫瑾才把一瓣橘子递给女儿。
没想到,女儿把好容易到手的橘子放到妈妈嘴里。
李玫瑾很高兴,就狠狠夸了女儿一通,然后又剥了一整个橘子给女儿吃。
李玫瑾家里有很多类似的规矩,比如吃饭时爸爸还没下班,就先拨出一份饭菜,女儿慢慢也习惯了吃饭前要给爸爸留一份,而不是自己吃独食。
类似的规矩让她女儿慢慢懂得:眼里不能只有自己,还要体谅长辈、敬重长辈。
想起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
“当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自然而然地认为:在这个家庭里唯他独尊,他的要求,父母要满足,父母的要求,他学会了抗拒。
时间久了,他就只在乎自己想要的,自私冷漠不自知。”
很多时候,孩子稍不如意就跟家长闹,嫌父母给的零花钱少、嫌父母不给自己买名牌用品。
就是因为父母付出得太多,孩子已经唯我独尊习惯了,才会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进而索取、作妖。
再爱孩子,也别把他放在整个家庭的第一位。
被抬举得太高的孩子,眼里往往看不见父母。
太过无私的父母,最容易培养出的不是懂事体贴的好孩子,而是自私任性的问题小孩。
《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有段话很精辟: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不忍心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想父母索要。”
最好的教育,往往是见微知著的。
一个没体验过劳动之苦的孩子,不会对父母的辛苦感同身受。
一个对父母予求予取的孩子,不会念及父母对他的满盘付出。
一个不懂得体谅父母的孩子,不会感激父母替他所做的一切。
全部的教育,说到底都是给孩子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惟其如此,孩子才懂得生命的可贵、父母的不易、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