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多次发生因抑郁症而轻生的事件,无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1.
2016年10月6日,长沙市天心区某高校大四学生小朱,在宿舍内服用安眠药过量身亡,年仅23岁,他大三时曾因因为抑郁症休学,大四还有部分学分没有修满,或不能顺利毕业。
2.
2017年,爱说爱笑、兴趣广泛的小霞,长沙一高校的大三学生,选择了投河自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的专家介绍,杀死小霞的是一种名叫 “微笑型抑郁症”的心理疾病。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今天,有类似困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群“隐形”的病人。在老师、同学和父母眼中,她积极、乐观、开朗,根本想不到她会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就在她自杀的一周前,小霞的家人将她带到医院,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抑郁症”,但回家后她的情绪变得更差,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虽然我们常听到抑郁症,但你真的了解吗?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服务工作方案》,其中, 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图源人民日报
方案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
⬇⬇⬇
1
加强防治知识宣教。要求试点地区加强部门协作,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和渠道,广泛开展抑郁症防治知识科普宣传。
2
开展筛查评估。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 高等院校等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 开展抑郁症筛查。
3
4
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针对 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分别提出心理健康服务措施。
5
强化心理热线服务。要求将心理援助热线建设成为公众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求助、疏导、危机干预、转介的便捷平台。
6
及时开展心理干预。要求各地建立健全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部分详情:
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中学、高等院校均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
从方案中可以看出,目前对大学生抑郁症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大学生抑郁症不是也不应该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微笑型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症,属于隐匿性抑郁症,表面强颜欢笑,内心悲观郁郁寡欢,我们往往会忽略这类人群。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痛苦、压抑和悲哀,外表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然而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由于各种外在需要。
什么是“大学生抑郁症”
大学生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高校大学生因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的增大,失恋、心理失衡等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症状表现
- 情绪低落
- 不合群
- 要求换环境
如何预防
运动
大学生是人体生理活动最为旺盛的时期,不应该一副懒洋洋、无精打采的样子,多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多参加体育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抒发心中的沉闷和忧郁,能够有效的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调整
大学是值得一生来回味的美好光景,大学生要善于捕捉生活和学习中令人快乐的因素,少去体验和强化不愉快的事情,学会自得其乐。大学也是人生的熔炉,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后阶段,正确地认识自我,克服对自己生理身体、自我社会存在状况的苛求,对名利、地位、处境形成正确认识,不过分注重他人评价。
增强
大学生心理心智已经成熟,能够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挫折。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也正是经历人生的坎坷,才智得到培养,意志得到锻炼,经验逐步积累。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注意修养,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使智商和情商同步发展,为独立生活做到知识、能力、心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备,逐步成为一个健康的成熟的性情中人。
养成
大学生还应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日常作息、三餐饮食,以及社会责任。专家介绍说规律与安定的生活对预防抑郁最需要的。
引导
大学生之所以和患上抑郁症,与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大学环境息息相关。学校、领导、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来引导大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大学生活问题,比如心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心理干预机制的建立等等,是预防大学生抑郁症重要的措施之一。
编辑:七匠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三湘都市报、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