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茶被中国人发现并利用以后,就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深入到了人们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道德文明等各个方面,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是一个重大的贡献。那么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呢?
相传,茶是被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氏发现和利用的,但是一开始并非用作饮料饮用,而是神农尝百草,被当做一种药物应用的,这在古代许多文献中都能得到证实。其实,在茶的发展历史上,其用途很多,既可作为治病良药,也曾作为佐餐的菜肴,还当过祭天祀神的贡物,等等。
一般认为,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最早是吧茶作为治病的药物,他们从野生的茶树上采下较嫩的叶子,先是生嚼,随后加入水煎煮成汤汁饮用,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如今这种饮茶方式在茶的原产地云南的哈尼族、布朗族、佤族的饮茶方式中仍能看到一些影子。之后,当我们的先人发现茶不仅是药物,其煎煮后的汤水还能生津止渴,于是开始种茶、制茶,并逐渐养成饮茶习惯。
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之中提到,根据《尔雅》和《燕子春秋》里记载的茶事提出这样的说法:“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鲁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因此不少人认为鲁周公以及春秋时代的齐国宰相晏樱是最早知道饮茶的人。不过鲁周公和晏樱都是北方人,他们是如何知道饮茶的?北方的茶又从何而来?这还得去南方茶的产地去寻找更早的饮茶记载。
根据《吴志··韦曜传》所说,三国时吴国国君孙皓,每次设宴,坐客至少饮酒七升,而韦曜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优礼有加,暗中赐他茶水,以茶代酒,从而可推论出中国饮茶最迟始于三国。不过,在西汉王褒的《僮约》中也有提到茶事,可以认为西汉时期的四川一带饮茶已经相当普遍了,且已形成大规模的茶叶市场。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主张:秦人取蜀后,开始有饮茶之事,如果北方饮茶源于此,那么南方,特别是茶的原产地巴蜀一带,饮茶肯定是“秦人取蜀”之前了。也就是说茶树原产于西南地区,饮茶习惯由此开始,然后发展到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并逐渐传播开来。